什么是病理性近视,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病理

4.56万次浏览

王卫 副主任医师

王卫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眼科

病理性近视是指眼轴异常增长导致的不可逆性眼底病变,可通过眼底检查、眼轴测量和症状表现综合判断。病理性近视通常表现为视力持续下降、视物变形、视野缺损等症状,可能伴随视网膜脱离、黄斑病变等并发症。

判断病理性近视需关注以下表现:视力矫正效果差,即使佩戴眼镜或隐形眼镜仍无法达到正常视力水平;出现闪光感或飞蚊症突然增多,提示可能存在玻璃体混浊或视网膜牵拉;夜间视力显著下降,与视网膜感光功能受损有关;视物变形或中心视野暗点,提示黄斑区可能已发生病变。日常可通过阿姆斯勒方格表自测,若发现直线扭曲或方格缺失需立即就医。

确诊需依赖专业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可发现黄斑区视网膜层间分离或萎缩;眼底荧光造影能评估视网膜血管渗漏情况;眼轴长度超过26毫米且每年增长超过0.2毫米具有诊断价值。高度近视患者应每3-6个月进行散瞳眼底检查,监测豹纹状眼底、视盘萎缩弧等特征性改变。

建议病理性近视患者避免剧烈运动和高强度用眼,控制每日近距离用眼时间不超过6小时。饮食可增加深色蔬菜和富含花青素的食物,如蓝莓、紫甘蓝等。外出需佩戴防紫外线眼镜,室内保持适宜光照强度。若突然出现视野缺损或视力骤降,须立即就诊眼科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