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钟明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泌尿外科
尿道狭窄可通过尿道扩张术、尿道内切开术、尿道成形术等方式手术治疗。尿道狭窄可能与外伤、感染、医源性损伤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排尿困难、尿线变细、尿频等症状。
尿道扩张术适用于轻度尿道狭窄,通过逐步扩张尿道改善排尿功能。操作时将金属探条或球囊导管经尿道插入,逐步增加直径以扩张狭窄段。该手术创伤小且恢复快,但可能需重复进行。术后可能出现短暂血尿或尿痛,需保持会阴清洁并多饮水。
尿道内切开术通过内窥镜引导下切开狭窄部位,适用于短段尿道狭窄。术中采用冷刀或激光切除瘢痕组织,术后留置导尿管促进愈合。该方法能精准处理狭窄段,但存在复发风险。术后需定期复查尿流率,避免骑跨运动以防伤口撕裂。
尿道成形术用于复杂或长段尿道狭窄,通过移植自体组织重建尿道。常用颊黏膜或包皮作为移植材料,手术分阶段完成。该方法成功率较高但创伤较大,需严格预防感染。术后需长期随访,监测排尿功能及移植组织存活情况。
激光尿道成形术利用钬激光汽化狭窄组织,同时刺激健康黏膜再生。适用于瘢痕性尿道狭窄,具有出血少、精度高的优势。术后需留置导尿管2-4周,期间配合α受体阻滞剂改善排尿。需注意激光能量控制,避免穿透尿道导致尿瘘。
尿道支架置入术通过植入可降解支架维持管腔通畅,适用于高龄或手术高风险患者。支架在3-6个月内逐渐降解,期间需预防支架移位和感染。该方法缓解症状迅速,但长期效果有限,多作为过渡性治疗手段。
术后应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毫升以上,避免辛辣刺激饮食。选择宽松棉质内裤减少摩擦,排尿后清洁会阴部。术后3个月内禁止骑自行车、久坐等压迫会阴的活动。定期复查尿流动力学检查,若出现发热、持续血尿或排尿疼痛加剧需及时就医。根据狭窄类型和程度,医生可能联合多种术式以提高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