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足的原因有哪些

4.18万次浏览

张博 副主任医师

张博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骨科

扁平足可能由遗传因素、足部肌腱异常、外伤、关节炎、神经肌肉疾病等原因引起。扁平足主要表现为足弓塌陷,可能伴随足部疼痛、步态异常等症状。

1、遗传因素

部分人群因先天性足部骨骼结构异常或韧带松弛导致扁平足,这类情况通常在儿童期即可发现。父母中有一方或双方存在扁平足时,子女出现的概率可能增加。对于遗传性扁平足,可通过定制矫形鞋垫、足部肌肉锻炼等方式改善症状,严重者需考虑手术治疗。

2、足部肌腱异常

胫骨后肌腱功能障碍是成人获得性扁平足的常见原因,该肌腱支撑足弓的功能减弱会导致足弓逐渐塌陷。患者可能出现内踝下方疼痛、足部无力等症状。早期可通过物理治疗、支具固定等方式干预,晚期可能需要肌腱修复或重建手术。

3、外伤因素

足部骨折、韧带损伤等外伤可能破坏足弓的正常结构,导致创伤性扁平足。常见于高处坠落、运动损伤等情况。急性期需固定制动,恢复期可通过康复训练改善功能,遗留严重畸形者可能需要截骨矫形手术。

4、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等炎性疾病可能侵蚀足部关节,破坏足弓稳定性。患者常伴有关节肿胀、晨僵等症状。需通过抗风湿药物控制病情,配合足部矫形器减轻负荷,晚期关节严重破坏时可能需要关节融合术。

5、神经肌肉疾病

脑瘫、脊髓灰质炎等疾病可能导致足部肌肉力量失衡,引发神经源性扁平足。这类患者往往伴有肌张力异常、运动功能障碍等表现。治疗需针对原发病,结合矫形器、肉毒毒素注射等方法改善足部功能。

建议扁平足患者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选择有足弓支撑的鞋子,适当进行足底肌肉锻炼如踮脚尖运动。体重超标者需控制体重以减轻足部负荷。出现持续疼痛或活动受限时应及时就医,由专科医生评估是否需要矫形器或手术治疗。儿童扁平足家长应定期观察足部发育情况,避免过早进行剧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