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身上痒一挠就起疙瘩是怎么回事

8414次浏览

陈腊梅 副主任医师

陈腊梅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产后身上痒一挠就起疙瘩可能与皮肤干燥、过敏反应、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荨麻疹、湿疹等因素有关。可通过保湿护理、抗过敏治疗、药物干预等方式缓解。

1、皮肤干燥

产后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减弱,表现为干燥脱屑并伴随瘙痒。抓挠后因机械刺激诱发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形成红色丘疹。建议使用含尿素或神经酰胺的保湿乳,避免过度清洁。哺乳期可选择无香精的婴儿润肤霜每日涂抹3-5次。

2、过敏反应

接触新换洗的床品、消毒剂或食用高蛋白食物可能引发过敏。典型表现为风团样皮疹伴剧烈瘙痒,搔抓后疙瘩呈条索状隆起。可遵医嘱口服氯雷他定片或外用炉甘石洗剂。哺乳期用药需排除西替利嗪等经乳汁分泌的药物。

3、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该病可能与雌激素水平升高有关,表现为四肢躯干对称性瘙痒,夜间加重。抓挠后出现红色抓痕或结节性痒疹。需检测血清总胆汁酸水平,确诊后可用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该病具有复发性,产后6周需复查肝功能。

4、荨麻疹

产后免疫力变化可能诱发急性荨麻疹,特征为大小不等的风团,24小时内可自行消退但反复发作。严重时伴血管性水肿。可短期使用地氯雷他定分散片,合并感染时需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避免冷热刺激及情绪波动。

5、湿疹

产后焦虑或睡眠不足可能诱发特应性皮炎,表现为红斑、丘疹伴渗出倾向。反复搔抓会导致苔藓样变。建议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联合吡美莫司乳膏,渗出期可用硼酸洗液湿敷。哺乳期优先选择弱效激素,疗程不超过2周。

产后皮肤护理需穿着纯棉透气衣物,沐浴水温控制在37℃以下。饮食避免海鲜、芒果等易致敏食物,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毫升。若瘙痒持续超过72小时或出现黄疸、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就诊排查胆汁淤积症等病理因素。哺乳期用药前务必咨询医生,避免使用含薄荷脑的外用制剂刺激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