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福强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内分泌科
运动后肌肉疼痛第二天是否继续运动需根据疼痛程度决定。轻微酸痛可以适当运动,剧烈疼痛则建议暂停。
运动后肌肉出现轻微酸痛是正常现象,通常由乳酸堆积或肌纤维轻微损伤引起。这种疼痛往往在24-48小时内达到高峰,之后逐渐缓解。此时可以进行低强度运动如散步、游泳或瑜伽,适当活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乳酸代谢。运动强度应控制在不会加重疼痛的范围内,运动时间建议缩短至常规的60%左右。热身时间需要延长至15-20分钟,运动后要进行充分拉伸。
若疼痛剧烈影响正常活动,或伴有肿胀、关节活动受限等症状,可能提示肌肉拉伤或软组织损伤。这种情况下继续运动会加重损伤,延长恢复时间。需要立即停止运动,对疼痛部位进行冰敷,每次15-20分钟,间隔1-2小时重复。疼痛部位要避免负重和剧烈活动,必要时可以使用弹性绷带进行加压包扎。如果疼痛持续超过72小时不缓解,或出现皮肤淤青、关节不稳定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检查。
运动后要注意补充足够水分和蛋白质,保证7-9小时睡眠。运动前后都要做好热身和放松,新增加的运动强度或时间每次不要超过10%。长期不运动的人群开始锻炼要循序渐进,避免突然进行高强度训练。如果反复出现运动后剧烈疼痛,建议咨询专业教练调整训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