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晚上睡觉流鼻血怎么办

3.46万次浏览

何海贤 主治医师

何海贤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喉科

孩子晚上睡觉流鼻血可通过保持鼻腔湿润、调整睡姿、局部压迫止血、冷敷鼻部、就医检查等方式处理。孩子晚上睡觉流鼻血通常由空气干燥、鼻腔损伤、过敏性鼻炎、鼻中隔偏曲、血液系统疾病等原因引起。

1、保持鼻腔湿润

室内空气干燥可能导致鼻腔黏膜干裂出血。建议家长使用加湿器维持湿度在50%左右,睡前用生理盐水喷雾湿润鼻腔。避免用力擤鼻或抠挖鼻孔,可涂抹少量凡士林保护鼻黏膜。若孩子有频繁揉鼻动作,需排查过敏因素。

2、调整睡姿

仰卧位时血液易积聚于鼻咽部,可能增加出血概率。家长可帮助孩子改为侧卧位,用枕头适当抬高头部。避免被子覆盖口鼻导致呼吸不畅,同时检查卧室是否存在尘螨等过敏原。观察孩子是否有睡眠呼吸暂停等异常表现。

3、局部压迫止血

发生出血时,家长应让孩子坐直前倾,用拇指食指捏住鼻翼柔软部位持续压迫10分钟。期间避免仰头防止血液倒流呛咳。可使用无菌棉球蘸取肾上腺素注射液局部止血,但须在医生指导下操作。止血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

4、冷敷鼻部

用毛巾包裹冰袋敷于鼻梁及前额,低温能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每次冷敷不超过15分钟,间隔1小时可重复进行。冷敷时注意避免冻伤皮肤,同时记录出血频率和量。若每周发作超过2次或单次出血量大,需及时就医。

5、就医检查

反复鼻出血可能与鼻中隔偏曲、过敏性鼻炎、血小板减少等疾病有关。医生可能建议鼻内镜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测,必要时使用盐酸赛洛唑啉鼻喷雾剂收缩血管,或硝酸银烧灼止血。血液病患儿需专科治疗,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需长期随访。

日常应注意保持孩子饮食均衡,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K,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控制室内温度18-22摄氏度,定期清洁空调滤网。避免孩子接触二手烟等呼吸道刺激物,擤鼻时动作轻柔。若出血伴随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等症状,或止血困难超过30分钟,须立即急诊处理。建议家长记录出血时间、诱因及处理效果,就诊时向医生详细说明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