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伟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成年人肾衰竭通常无法完全治愈,但可通过规范治疗延缓病情进展。肾衰竭分为急性肾损伤和慢性肾脏病,前者部分可逆,后者需长期管理。
急性肾损伤若及时发现并去除诱因,肾功能可能部分或完全恢复。常见诱因包括严重脱水、药物毒性、尿路梗阻等。治疗需纠正原发病,如补液改善灌注、停用肾毒性药物、解除梗阻等。部分患者需短期透析支持,待肾功能恢复后可脱离透析。但若损伤严重或处理不及时,可能进展为慢性肾脏病。
慢性肾脏病属于不可逆损伤,尤其进入终末期需依赖透析或肾移植。规范治疗可显著延缓进入透析的时间,包括控制血压、血糖、蛋白尿,纠正贫血和钙磷代谢紊乱。肾移植是终末期最有效的替代治疗方式,但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无论哪种类型,均需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严格遵循低盐低蛋白饮食,避免感染和肾毒性药物。
建议肾衰竭患者每1-3个月复查血肌酐、尿素氮、电解质等指标,每日记录尿量和血压。饮食需限制钠盐摄入在3-5克/日,蛋白质以优质蛋白为主。避免剧烈运动但需保持适度活动,注意预防感冒等感染。出现水肿加重、尿量骤减或意识模糊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