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脏疼痛是怎么回事

5.86万次浏览

高云 副主任医师

高云副主任医师 北京安贞医院  心血管内科

青少年心脏疼痛可能由生理性因素、情绪压力、心肌炎、肋间神经痛、气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休息调整、心理疏导、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干预等方式缓解。

1、生理性因素

剧烈运动后或青春期心脏发育期间可能出现短暂性疼痛,通常表现为针刺样或闷胀感,与过度换气或体位变化有关。建议停止活动后观察,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摄入含咖啡因饮料。若疼痛持续超过30分钟或伴随冷汗需就医排查。

2、情绪压力

焦虑抑郁等心理因素可能引发心脏区域功能性疼痛,常见于考试压力或家庭关系紧张时,症状多为游走性隐痛伴心悸。家长需帮助青少年建立情绪宣泄渠道,可通过正念训练或心理咨询改善,必要时遵医嘱使用谷维素片等调节植物神经功能药物。

3、心肌炎

病毒感染后可能诱发心肌炎症,疼痛呈持续性压榨感,多伴随发热、乏力等症状。可能与柯萨奇病毒B组感染有关,需通过心肌酶谱和心电图确诊。急性期需卧床休息,遵医嘱使用辅酶Q10胶囊、维生素C注射液等营养心肌药物,重症需使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

4、肋间神经痛

胸椎错位或带状疱疹可能导致肋间神经受压,疼痛呈刀割样且随呼吸加重,触诊可发现特定压痛点。可通过推拿复位或甲钴胺片营养神经治疗,若为病毒感染引起需联合阿昔洛韦乳膏外用。日常应避免负重和突然转体动作。

5、气胸

瘦高体型青少年易发自发性气胸,突发尖锐胸痛伴呼吸困难,可能与肺大疱破裂有关。需通过胸部X线确诊,少量气体可吸氧观察,大量气胸需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术后须禁止剧烈运动3个月,定期复查肺功能。

青少年出现心脏疼痛时家长应记录发作频率和诱因,保证每日8小时睡眠并补充富含镁元素的食物如香蕉、深绿色蔬菜。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物掩盖病情,建议完善24小时动态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查。日常可进行游泳、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增强心肺功能,若疼痛反复发作或伴随晕厥需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