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主任医师 抚顺市中医院 中风科
中药治病的原理主要是通过药物中的活性成分调节人体阴阳平衡、扶正祛邪,并针对具体病症发挥多靶点协同作用。
中药通过四气五味和归经理论指导用药,寒热温凉四气对应不同体质状态,辛甘酸苦咸五味分别作用于脏腑经络。例如麻黄发汗解表通过麻黄碱刺激汗腺分泌,黄连清热燥湿依赖小檗碱抑制病原微生物。复方配伍是核心特色,如桂枝汤中桂枝扩张血管促进发汗,白芍抑制汗腺过度分泌,两者协同维持解表不伤正。药物炮制改变药性,生大黄泻下力强而酒制后活血化瘀更突出。整体调理体现在补气药增强免疫功能,活血药改善微循环,祛湿药调节水液代谢。部分药物直接对抗病原体,如板蓝根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
使用中药需由中医师辨证施治,避免自行滥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药效发挥。体质特殊者需调整剂量,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用并就医。传统煎煮法可最大限度提取有效成分,不宜随意改用代茶饮或打粉冲服。孕妇、儿童等群体用药前必须严格评估风险收益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