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腊梅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皮肤瘙痒症建议就诊皮肤科,可能与皮肤干燥、过敏反应、湿疹、荨麻疹、糖尿病等因素有关。
皮肤瘙痒症首选皮肤科就诊。医生会通过视诊、触诊评估皮损特征,必要时进行皮肤镜检、过敏原检测或血液检查。若伴随红斑、丘疹、脱屑等症状,可能诊断为湿疹,可遵医嘱使用糠酸莫米松乳膏、氯雷他定片、复方甘草酸苷胶囊等药物。过敏原检测有助于明确接触性皮炎或荨麻疹的诱因。
长期全身性瘙痒合并多饮多尿需排查糖尿病,此时应转诊内分泌科。血糖升高可导致皮肤神经末梢异常放电引发瘙痒,需通过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确诊。控制血糖后症状多能缓解,同时需配合使用润肤剂改善皮肤屏障功能。
尿毒症患者因尿素结晶沉积常出现顽固性瘙痒,需肾内科干预。血液透析联合加巴喷丁胶囊、盐酸西替利嗪片等药物可减轻症状。此类患者需严格限制高磷饮食,并监测血钙、血磷水平。
淋巴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血液病可能以瘙痒为首发症状,需血液科完善骨髓穿刺等检查。伴随盗汗、体重下降时提示恶性疾病可能,确诊后需针对原发病进行化疗或靶向治疗。
中医辨证属血虚风燥者可选择中医科治疗,常用当归饮子加减配合针灸疗法。外洗方可选用苦参、地肤子等草药,但需注意中药过敏风险,孕妇及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日常应避免过度清洁,沐浴水温不超过40摄氏度,浴后及时涂抹无刺激保湿霜。穿着纯棉透气衣物,忌食辛辣刺激食物。若瘙痒持续超过两周、夜间加重或出现皮肤破溃,须及时复诊。老年患者需警惕潜在系统性疾病,建议完善肝肾功能等全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