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亮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科
宝宝脱臼复位后不抬手可通过观察护理、轻柔按摩、热敷缓解、就医复查、康复训练等方式处理。脱臼复位后关节活动受限可能与复位不完全、局部肿胀疼痛、肌肉保护性痉挛、关节囊损伤、习惯性脱臼等因素有关。
复位后24小时内应避免患肢剧烈活动,保持肘关节自然屈曲位。家长可观察宝宝是否因恐惧疼痛而不敢抬手,用玩具引导其缓慢尝试上举动作。若48小时后仍拒绝活动,需警惕复位失败可能。
沿上臂至前臂方向进行向心性肌肉放松按摩,每次5分钟,每日2次。按摩可缓解桡骨头周围软组织水肿,改善旋后肌群紧张状态。注意避开肘关节肿胀部位,力度以宝宝不抗拒为宜。
复位72小时后可用40℃温热毛巾敷于肘关节周围,每次10分钟。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关节囊粘连风险。热敷后配合被动屈伸练习,幅度不超过30度,避免强行牵拉。
若持续3天以上不敢抬手,需及时拍摄肘关节X线片确认复位情况。医生可能检查是否合并桡神经浅支损伤,或存在未发现的尺骨鹰嘴骨折。必要时需在麻醉下行二次复位或石膏固定。
确认复位成功后,可进行抓握玩具、拍手游戏等趣味性康复训练。从肩关节前屈开始逐步增加活动范围,2周内避免提拉重物。习惯性脱臼患儿需佩戴肘关节护具2个月预防复发。
家长应避免突然牵拉宝宝手臂,穿脱衣物时注意托住肘关节。日常可补充牛奶、鸡蛋等富含钙质食物促进韧带修复。若发现患肢皮肤发紫或感觉异常,须立即急诊处理。定期儿童骨科随访有助于评估关节发育情况,多数患儿1个月内可完全恢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