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修益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胸外科
儿童鸡胸病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营养、佩戴矫形支具、手术治疗、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鸡胸病通常由维生素D缺乏、钙吸收障碍、遗传因素、胸廓发育异常、慢性呼吸道疾病等原因引起。
儿童鸡胸病患者需要保证充足的蛋白质和钙质摄入,适量增加牛奶、鸡蛋、瘦肉等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同时应多吃西蓝花、菠菜等深绿色蔬菜补充维生素K,促进钙质沉积。避免过量饮用碳酸饮料影响钙吸收,每日饮食需均衡搭配谷物、蔬菜水果和乳制品。
在医生指导下可补充维生素D滴剂和钙剂,如碳酸钙D3颗粒、维生素AD软胶囊等。对于存在明显维生素D缺乏的患儿,可能需要使用大剂量维生素D3注射液进行短期冲击治疗。营养补充期间需定期监测血钙和尿钙水平,防止补充过量。
对于轻中度鸡胸患儿,可定制医用胸廓矫形支具进行物理矫正。支具需每天佩戴12-16小时,持续6-12个月。矫形期间要定期复查胸廓形态变化,根据矫正效果调整支具压力。该方法适用于8-14岁骨骼尚未完全骨化的患儿。
严重畸形影响心肺功能时需考虑手术治疗,常用术式包括胸骨翻转术和微创Nuss手术。胸骨翻转术通过截骨重新固定胸骨位置,Nuss手术则在胸腔镜引导下植入矫形钢板。手术适宜年龄为12-18岁,术后需住院观察7-10天,完全恢复需3-6个月。
术后或支具矫正期间应进行呼吸训练和胸廓伸展运动,如扩胸运动、深呼吸练习等。游泳是最佳的康复运动,水的浮力可减轻脊柱负荷,蛙泳动作能有效锻炼胸廓肌肉。训练需循序渐进,每周3-5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避免剧烈运动造成损伤。
家长应定期带患儿复查胸廓发育情况,监测身高体重变化。保证每日1-2小时户外活动促进维生素D合成,冬季可适当延长日照时间。睡觉时保持仰卧位,避免侧卧加重胸廓变形。建立规律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生长发育。若发现呼吸困难、心悸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