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宁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产后月经不规律一般是正常的,可能与哺乳、激素水平波动等因素有关。若伴随异常出血、腹痛等症状,需警惕病理因素。
哺乳期女性因催乳素水平较高,可能抑制排卵和月经恢复,表现为周期延长或闭经。随着哺乳频率降低,激素水平逐渐稳定,月经通常在产后6-12个月恢复正常。未哺乳者多数在产后6-10周恢复月经,初期可能出现周期缩短或经量变化,属于生理性调整过程。
少数情况下,产后月经不规律可能与子宫复旧不良、甲状腺功能异常或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相关。若停经超过1年未恢复,或出现经期持续超过10天、大量血块、严重痛经等症状,需排除宫腔粘连、子宫内膜病变等问题。剖宫产术后患者还需关注子宫瘢痕愈合情况。
建议记录月经周期变化,避免过度节食或剧烈运动。哺乳期女性可适当增加钙和铁摄入,如西蓝花、瘦肉等。若伴随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或异常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应及时到妇产科就诊,必要时进行超声检查和激素六项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