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黄疸做核磁共振有危害吗

6.5万次浏览

李竹林 副主任医师

李竹林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普外科

婴儿黄疸一般无须进行核磁共振检查,通常不会因检查本身产生危害。核磁共振检查无电离辐射,但需在医生评估必要性后谨慎操作。

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现象,多数由生理性胆红素代谢未完善引起,可通过蓝光照射、增加喂养等方式改善。核磁共振主要用于排查胆道闭锁、颅内出血等罕见病因,需在常规血液检测和超声检查无法明确诊断时考虑。检查过程中需保持婴儿镇静,可能需使用镇静药物,存在呼吸抑制等低概率风险。

若黄疸持续加重或伴随嗜睡、拒奶等症状,需警惕胆红素脑病等严重并发症,此时核磁共振可辅助评估脑损伤程度。但检查前需确保婴儿生命体征稳定,避免因转运或体位变动导致风险。早产儿或低体重儿更需谨慎评估检查必要性。

家长应遵医嘱完成胆红素监测等基础评估,避免盲目要求影像学检查。日常需观察婴儿皮肤黄染范围、精神状态及吃奶量,按医生建议进行日光浴或蓝光治疗。若医生判断确需核磁共振,应配合做好婴儿体位固定和生命体征监测,检查后及时复诊评估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