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晓勇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免疫力差经常感冒可能与遗传因素、营养缺乏、慢性疾病、心理压力、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可通过均衡饮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接种疫苗、药物干预等方式改善。
部分人群存在先天性免疫缺陷,如选择性免疫球蛋白A缺乏症,这类患者呼吸道黏膜防御功能较弱,易反复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建议此类人群定期监测免疫指标,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免疫调节剂如匹多莫德口服液、脾氨肽冻干粉等辅助治疗。
长期缺乏优质蛋白、维生素C、锌等营养素会影响免疫细胞活性。动物实验显示锌缺乏可导致T淋巴细胞数量减少。日常可适量增加鱼类、瘦肉、西蓝花、猕猴桃等食物的摄入,必要时遵医嘱补充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维生素C泡腾片等制剂。
糖尿病、慢性肾病等基础疾病会持续消耗机体免疫资源。以糖尿病患者为例,其高血糖环境会抑制中性粒细胞趋化功能,增加细菌感染概率。这类患者需严格控制原发病,可配合使用玉屏风颗粒、转移因子胶囊等辅助提升免疫力。
持续焦虑状态会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影响免疫调节,皮质醇水平升高会抑制淋巴细胞增殖。研究表明长期压力可使呼吸道感染概率增加。建议通过正念冥想、心理咨询等方式缓解压力,必要时短期使用枣仁安神胶囊改善睡眠。
长期熬夜会打乱生物钟节律,导致自然杀伤细胞活性下降。吸烟会破坏呼吸道纤毛清除功能,酒精则会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建议保持23点前入睡,戒烟限酒,冬季注意佩戴口罩减少冷空气刺激。
日常应注意保持居室通风,每日开窗30分钟以上;冬季可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湿度在40%-60%;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习惯,接触公共物品后避免触摸口鼻;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每次持续30-45分钟;流感季前可接种流感疫苗,老年人可考虑接种肺炎球菌疫苗。若每年感冒超过6次或病程持续10天以上不愈,建议到风湿免疫科进行免疫功能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