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伟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鹅口疮感染乳头可通过保持局部清洁、使用抗真菌药物、调整哺乳方式、增强免疫力、就医治疗等方式处理。鹅口疮通常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可能通过母婴接触传播。
哺乳前后用温水清洗乳头及乳晕,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或酒精类消毒剂刺激皮肤。清洗后可涂抹少量医用凡士林保护皮肤屏障。衣物需每日高温消毒,减少真菌附着概率。
遵医嘱局部涂抹制霉菌素软膏或克霉唑乳膏,每日2-3次。哺乳前需彻底清洁药物残留。若婴儿口腔同时感染,需配合使用制霉菌素混悬液涂抹其口腔黏膜。
暂时改用吸奶器挤出乳汁喂养,减少乳头直接接触。哺乳间隔适当延长,每次哺乳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哺乳后保持乳头干燥,可暴露于空气中片刻。
保证每日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鱼肉,补充含乳酸菌的发酵乳制品调节菌群。适当增加维生素B族和锌的摄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转移因子口服液等免疫调节剂。
若出现乳头皲裂、渗液或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就诊皮肤科或妇产科。可能需口服氟康唑胶囊进行系统抗真菌治疗,严重者需暂停哺乳并配合紫外线理疗促进创面愈合。
日常需避免交叉感染,母亲与婴儿的毛巾、衣物分开清洗消毒。哺乳期选择纯棉透气内衣,减少局部摩擦。饮食注意限制高糖食物摄入,适当饮用无糖酸奶调节肠道菌群。若症状持续超过1周或反复发作,建议进行免疫功能筛查和血糖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