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辉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肛肠科
做肠镜后肚子疼可能与肠道痉挛、肠黏膜损伤、肠道气体残留、肠道感染或肠穿孔等原因有关。可通过热敷腹部、调整饮食、服用解痉药物、抗感染治疗或手术修复等方式缓解。
肠镜检查过程中,肠镜对肠道的机械刺激可能导致肠道平滑肌收缩异常,引发痉挛性疼痛。疼痛多为阵发性绞痛,可伴随腹胀。建议用热水袋热敷腹部,避免进食生冷食物。若疼痛持续,可遵医嘱使用消旋山莨菪碱片或颠茄片等解痉药物。
肠镜操作时可能擦伤肠黏膜,导致局部炎症反应。疼痛多为隐痛或灼痛,可能伴随少量便血。需暂时保持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等。医生可能开具蒙脱石散保护肠黏膜,或使用康复新液促进修复。
检查时注入的二氧化碳未完全排出会引发腹胀痛,疼痛位置不固定。可通过散步促进排气,或采取膝胸卧位帮助气体排出。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二甲硅油片减轻腹胀。
肠镜消毒不彻底可能导致细菌感染,表现为持续腹痛伴发热、腹泻。需进行大便常规检查,确诊后可遵医嘱服用诺氟沙星胶囊、盐酸小檗碱片或蒙脱石散等药物控制感染。
罕见情况下肠镜可能导致肠壁全层破裂,出现剧烈腹痛伴腹肌紧张、呕吐。需立即禁食并急诊行腹部CT检查,确诊后通常需要腹腔镜穿孔修补术或开腹手术处理。
肠镜检查后应卧床休息6-8小时,24小时内进食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稀粥、烂面条等。避免摄入牛奶、豆类等产气食物。若疼痛持续超过24小时、出现发热或便血,需立即返院复查。术后3天内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排便通畅,必要时可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软化粪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