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乐金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理科
妄想症症状完全消失6-12个月且社会功能恢复稳定可视为临床治愈。妄想症属于精神分裂症谱系障碍,其康复评估需结合症状控制、认知功能及社会适应能力综合判断。
妄想症患者症状缓解后需经历足够观察期才能评估康复状态。多数情况下,患者经规范治疗后,持续1-3个月无妄想症状发作属于初步控制期,此时仍需维持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若6个月内未出现症状反复,同时能完成基础社会活动如独立出行、简单工作,表明病情进入稳定期。部分患者需要更长时间观察,持续12个月以上无复发且恢复病前80%社会功能,可认为达到临床治愈标准。这期间需要定期精神科复诊,医生会通过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估病情,调整用药方案。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症状波动或残留症状。部分对药物反应较差的患者,即使经过系统治疗,仍会存在轻微被害观念或关系妄想,但已不影响正常生活。这类情况需要更长期维持治疗,通常观察2年以上无显著加重才考虑减药。极少数难治性病例可能终身需要药物控制,但通过康复训练仍可保持基本社会功能。
妄想症康复期需建立规律作息,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饮食注意补充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鱼、坚果等食物,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家属应协助患者坚持用药,定期陪同复诊,观察情绪和行为变化。可逐步参与社交技能训练、职业康复等社区活动,但需避免高强度脑力劳动和精神刺激。若出现睡眠障碍、情绪波动或既往妄想内容重现,应立即联系主治医生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