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同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外科
口角炎和唇炎可通过局部护理、药物治疗、饮食调整、避免刺激因素、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口角炎和唇炎通常由感染、营养缺乏、过敏反应、环境刺激、免疫因素等原因引起。
保持口唇清洁干燥是基础护理措施,可使用无菌棉签蘸取温水轻柔清洁患处。对于轻度皲裂,可涂抹医用凡士林或含维生素E的润唇膏形成保护膜。避免频繁舔舐嘴唇,唾液蒸发会加重干燥。夜间可厚涂保湿产品并用保鲜膜覆盖加强修复。
细菌感染引起时可使用莫匹罗星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真菌性口角炎需选用克霉唑乳膏或硝酸咪康唑乳膏。严重炎症可短期使用氢化可的松软膏等弱效糖皮质激素。伴有明显疼痛者可配合利多卡因凝胶缓解症状。所有外用药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缺乏B族维生素是常见诱因,应增加全谷物、瘦肉、蛋奶等富含维生素B2的食物。同时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深色蔬菜,促进黏膜修复。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避免进食过烫、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反复发作者可适当补充复合维生素制剂。
纠正咬唇、舔唇等不良习惯,冬季外出佩戴口罩防风防寒。选择无香料、无酒精的润唇产品,避免使用劣质口红。牙齿缺失或假牙不合适导致的机械摩擦需口腔科调整。过敏体质者应排查牙膏、化妆品等潜在致敏原。
中医认为口唇问题多与脾胃积热有关,可选用黄连上清丸清热解毒。局部可用金银花、野菊花煎水湿敷。阴虚燥热者适合服用麦冬、石斛等滋阴润燥药材。针灸选取地仓、合谷等穴位调节气血。需由专业中医师辨证施治。
保持规律作息和良好心态有助于病情恢复,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治疗期间忌烟酒,减少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品摄入。若两周内未改善或出现化脓、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复诊。长期反复发作需排查糖尿病等系统性疾病,并定期进行口腔检查维护黏膜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