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小儿生长激素缺乏症可能由遗传因素、围产期损伤、颅内肿瘤、颅脑外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原因引起。生长激素缺乏症主要表现为身高增长缓慢、骨龄延迟、面容幼稚等,可通过生长激素替代治疗改善症状。
部分患儿存在生长激素基因缺陷或垂体发育异常等遗传问题。这类患儿常有家族史,可能伴随其他垂体激素缺乏。基因检测可帮助明确诊断,治疗需长期使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如赛增粉针剂、珍怡注射用重组人生长激素等。家长需定期监测患儿身高、体重及骨龄变化。
分娩时缺氧、窒息或产伤可能导致垂体柄损伤或下丘脑功能障碍。这类患儿出生时多有窒息史,可能合并新生儿低血糖。早期干预包括营养支持和生长监测,确诊后需使用生长激素治疗,如安苏萌注射用重组人生长激素。家长需注意观察患儿运动发育里程碑。
颅咽管瘤、垂体瘤等占位性病变可压迫垂体导致功能减退。患儿除生长迟缓外,常伴头痛、视力障碍等症状。需通过头颅MRI检查确诊,治疗包括肿瘤切除手术和术后生长激素替代,如诺泽注射用重组人生长激素。家长应关注患儿神经系统症状变化。
严重头部外伤可能损伤垂体或下丘脑结构。患儿有明确外伤史,可能伴有多尿、嗜睡等垂体功能减退表现。需进行垂体功能评估,必要时使用金赛增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治疗。家长需预防患儿再次发生意外伤害。
脑炎、脑膜炎等感染可造成垂体组织破坏。患儿多有发热、惊厥等感染病史,恢复期出现生长停滞。需控制感染后评估垂体功能,确诊后给予生长激素治疗如海之元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家长需按时带患儿复查垂体功能。
对于确诊生长激素缺乏症的患儿,家长应保证其均衡饮食,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和钙质摄入。鼓励患儿参与跳绳、篮球等纵向运动,每天保证充足睡眠。定期监测生长速度和骨龄进展,严格遵医嘱调整药物剂量。避免给患儿过大心理压力,营造轻松愉快的成长环境。若发现生长速度突然减慢或出现头痛、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