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腊梅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慢性荨麻疹通常难以自愈,但部分患者可能随着时间推移症状逐渐缓解。慢性荨麻疹可能与免疫异常、感染、过敏原持续接触等因素有关,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规范治疗。
慢性荨麻疹病程较长,多数患者需通过药物控制症状。免疫系统功能紊乱是常见诱因,如自身抗体攻击肥大细胞导致组胺释放,表现为反复出现的风团和瘙痒。环境中的尘螨、花粉等过敏原长期刺激,或慢性感染灶如幽门螺杆菌、龋齿等也可能诱发症状持续。此类情况需通过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胶囊等缓解症状,并结合过敏原检测或感染筛查针对性干预。
少数患者可能因体质变化或诱因消除而症状减轻。青少年患者随年龄增长免疫系统逐渐成熟,部分人症状可自行消退;妊娠期女性因激素水平变化,也可能暂时缓解。但此类情况无法预测,且可能反复发作。若未规范治疗,长期搔抓可能导致皮肤继发感染或色素沉着,影响生活质量。
慢性荨麻疹患者应避免过度搔抓和热水烫洗,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记录饮食及接触物有助于识别潜在过敏原,室内保持通风清洁可降低尘螨暴露。急性发作期可冷敷缓解瘙痒,但需遵医嘱长期规律用药控制复发。若伴随呼吸困难、喉头水肿等严重反应,需立即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