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
胃食管反流哮喘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胃食管反流哮喘通常由胃酸反流刺激气道、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障碍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夜间咳嗽、喘息等症状。
睡前3小时避免进食,减少高脂肪、辛辣食物摄入。抬高床头15-20厘米,肥胖者需减重。这些措施能减少胃内压,降低反流概率。避免穿紧身衣物,戒烟限酒也有助于缓解症状。
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等质子泵抑制剂,可减少胃酸分泌。铝碳酸镁咀嚼片能中和胃酸,保护食管黏膜。药物治疗需持续4-8周,严重者需长期维持治疗。
多潘立酮片、莫沙必利片等药物可增强食管蠕动,加速胃排空。这类药物宜饭前服用,需注意可能引发心悸等副作用。联合使用抑酸药效果更显著,但不可自行调整用药方案。
对于药物控制不佳者,可考虑腹腔镜胃底折叠术。该手术通过重建食管下端抗反流屏障,有效率达80%。术后需配合饮食管理,避免暴饮暴食导致手术失效。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可控制气道炎症。使用吸入剂后需漱口,防止口腔真菌感染。急性发作时可按需使用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缓解症状。
胃食管反流哮喘患者应保持饮食清淡,每日分5-6次少量进食。避免弯腰、仰卧等易诱发反流的体位,睡眠时建议左侧卧位。记录症状日记有助于医生调整治疗方案,若出现吞咽疼痛、体重下降需及时复诊。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和胃镜评估,可预防病情进展为食管狭窄或严重肺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