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孩子发烧伴随嘴唇发紫可能与缺氧或循环障碍有关,需立即就医排查心肺功能异常或严重感染。紧急处理方式主要有保持呼吸道通畅、松解衣物、监测体温、避免包裹过严、及时补液。
立即检查孩子口腔有无异物,将头部偏向一侧防止舌后坠阻塞气道。若存在呕吐需清理口腔分泌物,必要时使用吸痰器。家长需观察呼吸频率是否超过40次/分或出现鼻翼扇动等呼吸困难表现,此类情况需紧急呼叫急救。
快速解开领口、腰带等紧束部位,减少外周循环阻力。选择宽松纯棉衣物保持散热,禁止使用酒精擦浴等刺激性物理降温。家长需同步测量腋温,若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栓剂临时退热。
使用电子体温计每15分钟测量一次,记录温度变化曲线。发热初期寒战阶段可适当保暖,但体温上升期需撤除过多覆盖物。家长需警惕超高热现象,当耳温超过39.5摄氏度且伴随意识模糊时,提示可能出现热性惊厥。
撤除毛毯、厚被等影响散热的物品,维持室温在24-26摄氏度。可选用温水浸湿毛巾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走行区。家长需注意孩子末梢循环状态,若手脚持续冰凉发紫超过1小时,需考虑休克前期表现。
少量多次喂服口服补液盐或温开水,每次5-10毫升避免呛咳。拒绝饮水时可使用滴管缓慢给予。家长需记录尿量,若4小时内无排尿或尿色深黄,提示存在脱水需静脉补液。合并腹泻时禁用高糖饮品。
就医后需完善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气分析等检查,明确是否存在肺炎、败血症或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恢复期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开窗通风2-3次。饮食选择米汤、藕粉等易消化食物,避免高蛋白饮食加重代谢负担。体温正常后仍需观察48小时,警惕川崎病等迟发性症状出现。所有退热药物均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禁止交替使用不同成分退烧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