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宁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坐月子期间拉肚子可能影响产妇身体恢复,增加脱水、营养不良等风险,严重时可能诱发宫腔感染或影响哺乳。产后腹泻多与饮食不当、胃肠功能紊乱、病原体感染等因素有关,需及时干预。
频繁腹泻会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大量流失,产妇可能出现口渴、尿量减少、乏力等症状。产后本处于气血亏虚状态,脱水可能加重头晕、心悸等不适,影响恶露排出和子宫复旧。建议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必要时静脉补液。
腹泻会减少肠道对蛋白质、铁、钙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延缓伤口愈合和乳汁分泌。产妇可能出现贫血、骨质疏松或乳汁不足。需调整饮食为低脂易消化的粥类、面条,暂时避免高蛋白及生冷食物,必要时补充益生菌调节菌群。
严重腹泻时肠道致病菌可能通过血液循环或淋巴系统扩散至生殖道,引发子宫内膜炎或盆腔炎,表现为发热、腹痛、恶露异常。需就医进行血常规和妇科检查,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颗粒、甲硝唑片等抗生素治疗。
腹泻导致母体营养缺乏可能降低母乳质量,部分病原体如轮状病毒可通过乳汁传给宝宝。若伴随发热或细菌感染,需暂停哺乳。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止泻,同时用吸奶器排空乳房以维持泌乳功能。
产后气血两虚时持续腹泻会进一步损耗元气,长期可能发展为慢性胃肠炎或免疫力下降。中医认为多与脾胃阳虚有关,可咨询中医师使用参苓白术丸调理,配合艾灸足三里穴改善消化功能。
坐月子期间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冷油腻食物,餐具定期消毒。腹泻期间保持会阴清洁,每次排便后用温水冲洗并更换产褥垫。若每日腹泻超过3次、持续2天未缓解,或出现发热、血便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排查诺如病毒感染、细菌性痢疾等病因。恢复期可食用小米粥、蒸苹果等收敛性食物,逐步增加营养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