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福强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内分泌科
高血糖忽然低血糖可能与胰岛素使用不当、降糖药物过量、饮食不规律、剧烈运动、肝肾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头晕、心悸、出汗、乏力等症状。可通过调整用药、规律饮食、适度运动等方式改善。
胰岛素注射剂量过大或时间错误可能导致血糖骤降。使用胰岛素后未及时进食或注射部位吸收过快也会引发低血糖。患者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避免同一部位重复注射。常见症状包括手抖、饥饿感,可随身携带糖果应急。相关药物包括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甘精胰岛素注射液、地特胰岛素注射液。
磺脲类或格列奈类降糖药过量容易诱发反应性低血糖。这类药物会持续刺激胰岛素分泌,若合并进食量减少则风险更高。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血糖,避免自行增减药量。出现冷汗、视物模糊时应立即测血糖。常用药物有格列美脲片、瑞格列奈片、格列齐特缓释片。
长时间空腹或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时,体内糖原储备耗尽会导致血糖下降。高血糖患者过度限制饮食或餐时延迟都易引发波动。建议定时定量进食,每餐包含适量复合碳水。外出时可携带饼干等小食,预防饥饿性低血糖发生。
运动时肌肉对葡萄糖利用增加,可能造成血糖快速降低。未根据运动量调整饮食或药物剂量时更易发生。建议运动前检测血糖,持续运动超过30分钟需补充能量。运动后可能出现迟发性低血糖,需加强夜间监测。
肝脏糖原合成能力下降或肾脏药物排泄障碍时,会延长降糖药物作用时间。肝硬化、糖尿病肾病等患者发生低血糖风险较高。这类人群需调整药物种类和剂量,优先选择不经肾脏排泄的降糖药。伴随水肿、尿量改变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建议定期监测全天血糖谱,记录低血糖发生时间与诱因。外出时随身携带糖尿病急救卡和含糖食品。避免空腹饮酒或洗澡等可能诱发低血糖的行为。如每周发生两次以上不明原因低血糖,需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长期反复低血糖可能损伤认知功能,需引起足够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