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界峰副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临床心理科
抑郁症的发生与遗传、环境、生理、外伤和病理等多种因素相关。治疗抑郁症需要结合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如认知行为疗法、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和规律运动等。
1、遗传因素在抑郁症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家族中有抑郁症病史的人患病风险更高。基因突变可能导致神经递质功能异常,如5-羟色胺、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失衡,影响情绪调节。对于有家族史的人群,定期进行心理评估和早期干预尤为重要。
2、环境因素是抑郁症的重要诱因。长期处于高压工作环境、经历重大生活事件如丧亲或离婚、经济困难等都可能引发抑郁。社交孤立、缺乏支持系统也会增加患病风险。改善生活环境、建立良好社交网络、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有助于预防和缓解抑郁症状。
3、生理因素包括内分泌失调、慢性疾病和药物影响。甲状腺功能减退、更年期激素波动、慢性疼痛等都可能引发抑郁。某些药物如皮质类固醇、避孕药等也可能影响情绪。定期体检、及时治疗基础疾病、与医生沟通调整用药方案可降低抑郁风险。
4、外伤尤其是脑部创伤可能直接导致抑郁症。头部撞击、脑震荡等可能影响大脑功能,导致情绪调节障碍。及时进行脑部检查、遵医嘱进行康复治疗和心理辅导对预防抑郁至关重要。
5、病理因素包括其他精神疾病和慢性疾病。焦虑症、强迫症等精神疾病常与抑郁共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也可能引发抑郁。综合治疗原发疾病、定期进行心理健康评估、必要时进行药物干预可有效控制抑郁症状。
治疗抑郁症需要多管齐下,结合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人际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三环类抗抑郁药,以及生活方式调整如规律运动、均衡饮食、充足睡眠等。对于重度抑郁患者,电休克治疗和经颅磁刺激等物理治疗也可能适用。
抑郁症的预防和治疗需要长期坚持,患者应保持积极心态,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心理评估,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通过综合干预,大多数抑郁症患者都能得到有效控制和改善,重获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