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的药物治疗是什么

6169次浏览

杨乐金 副主任医师

杨乐金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理科

抑郁症的药物治疗主要通过调节大脑神经递质水平来缓解症状,常用药物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以及三环类抗抑郁药。抑郁症的发生与遗传、环境压力、生理变化等多种因素有关,药物治疗需结合心理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

1、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是抑郁症的一线治疗药物,如氟西汀、舍曲林和帕罗西汀。这类药物通过增加大脑中5-羟色胺的浓度,改善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等症状。SSRIs副作用较少,常见的有恶心、失眠等,通常随治疗时间延长而减轻。

2、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如度洛西汀、文拉法辛,同时调节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适用于伴有明显焦虑或躯体症状的患者。SNRIs可能引起血压升高、出汗等副作用,需定期监测。

3、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如阿米替林、氯米帕明,通过阻断多种神经递质的再摄取发挥作用,疗效确切但副作用较多,包括口干、便秘、心律失常等,通常作为二线选择。

4、其他药物如米氮平、安非他酮等,适用于特定类型的抑郁症患者。米氮平可改善睡眠和食欲,安非他酮则较少引起性功能障碍。

5、药物治疗需个体化,根据患者的症状特点、既往治疗反应和耐受性选择药物。通常需持续用药4-6周才能评估疗效,治疗周期一般持续6-12个月,预防复发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6、药物治疗期间需定期随访,监测疗效和不良反应。患者不应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突然停药可能引起戒断反应。医生会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7、药物治疗应与心理治疗相结合,如认知行为疗法、人际关系疗法等。心理治疗有助于患者改善认知模式,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降低复发风险。

8、生活方式调整对抑郁症治疗有辅助作用。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均衡饮食有助于改善情绪。运动可促进内啡肽分泌,缓解抑郁症状。饮食中增加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坚果等,可能对大脑健康有益。

9、社会支持在抑郁症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家人和朋友的理解和支持有助于患者康复。参与支持小组或互助团体,可以分享经验,获得情感支持。

抑郁症是一种可治疗的疾病,药物治疗是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心理干预和生活方式调整,大多数患者可以显著改善症状,恢复正常生活。及时就医、坚持治疗是康复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