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华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甲醛可能引起鼻炎。甲醛是一种常见的室内空气污染物,长期接触可能刺激鼻黏膜,导致鼻塞、流涕、打喷嚏等鼻炎症状。
甲醛对鼻黏膜的刺激作用较为明显。低浓度甲醛可能引发暂时性鼻部不适,表现为轻微鼻塞或偶尔打喷嚏。这种刺激通常随着离开污染环境而缓解。部分人群对甲醛更为敏感,可能出现持续性鼻部症状,如反复流清水样鼻涕或鼻内灼热感。这类情况多与工作或居住环境中甲醛浓度偏高有关,常见于新装修房屋或使用劣质建材的密闭空间。
少数情况下,长期接触高浓度甲醛可能诱发变应性鼻炎。甲醛可作为半抗原与人体蛋白质结合形成完全抗原,激活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IgE抗体,导致鼻黏膜发生I型变态反应。此类患者除典型鼻部症状外,可能伴有眼结膜充血、咽喉瘙痒等过敏表现。职业性接触甲醛的工人中出现变应性鼻炎的概率相对较高,需通过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或鼻激发试验确诊。
建议新装修场所保持通风换气3-6个月,使用空气净化设备降低甲醛浓度。出现持续鼻部症状应尽早就诊耳鼻喉科,必要时进行鼻内镜检查和过敏原检测。日常生活中可选择绿萝、吊兰等具有甲醛吸附作用的植物摆放于室内,但需注意植物净化效率有限,不能替代专业除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