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界峰副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临床心理科
抑郁症患者最怕的是持续的负面情绪和社交孤立,治疗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抑郁症的发生与遗传、环境、生理等多因素相关,治疗需从心理疏导、药物干预、生活方式调整等多方面入手。
1、遗传因素在抑郁症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家族中有抑郁症病史的人群患病风险较高。这类患者需特别注意情绪管理,定期进行心理评估,必要时接受专业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人际关系疗法等。
2、环境因素如长期压力、创伤事件、不良人际关系等可诱发或加重抑郁症。患者应尽量减少接触压力源,建立健康的生活节奏,参与社交活动,避免自我封闭。心理治疗中的正念疗法、艺术治疗等方法有助于缓解环境压力。
3、生理因素包括神经递质失衡、内分泌紊乱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情绪调节功能异常。药物治疗是重要手段,常用药物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氟西汀、舍曲林、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如度洛西汀等,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抑郁症患者常伴有睡眠障碍、食欲改变等生理症状,改善生活方式对缓解症状有积极作用。保持规律作息,每天进行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均衡饮食,增加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坚果等,都有助于改善情绪状态。
5、社交孤立是抑郁症患者面临的严重问题,容易导致病情加重。患者应主动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参加支持性团体活动,培养兴趣爱好,逐步恢复社交能力。家人和朋友也应给予理解和支持,帮助患者重建社会关系。
抑郁症的治疗需要多管齐下,结合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保持乐观心态,逐步改善情绪状态,恢复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