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忠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中耳炎流脓可通过抗生素滴耳液、口服抗生素、耳部清洁护理、鼓膜穿刺引流、鼓室成形术等方式治疗。中耳炎流脓通常由细菌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上呼吸道感染、免疫力低下、耳部外伤等原因引起。
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等可直接作用于耳道感染部位。适用于鼓膜穿孔较小的化脓性中耳炎,使用前需清洁外耳道脓液。可能出现局部刺痛感,避免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联用。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可控制全身感染。适用于伴有发热的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疗程通常持续7-10天。用药期间可能出现胃肠道反应,需遵医嘱调整剂量。
使用无菌棉签蘸取生理盐水清理外耳道分泌物,每日2-3次。操作时避免深入耳道,保持耳部干燥。可与3%过氧化氢溶液交替使用帮助脓液排出。
通过鼓膜切开术排出中耳积液,缓解耳内压力。适用于鼓室积脓导致剧烈耳痛或听力下降者。术后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滴耳液,避免游泳或耳道进水。
通过手术修复穿孔鼓膜及听骨链。适用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反复发作、胆脂瘤型中耳炎等情况。术前需进行颞骨CT评估,术后需定期复查听力。
治疗期间应避免用力擤鼻、乘坐飞机或潜水等可能影响咽鼓管功能的动作,保持鼻腔通畅可适当使用生理盐水鼻腔冲洗,饮食宜清淡并保证充足蛋白质摄入以促进组织修复,睡眠时患耳朝上防止脓液倒流,若出现眩晕、面瘫等并发症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