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宁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习惯性流产可通过孕前检查、控制基础疾病、调整生活方式、补充营养、心理干预等方式预防。习惯性流产通常由染色体异常、内分泌失调、子宫结构异常、免疫因素、感染等因素引起。
夫妻双方应在计划怀孕前3-6个月完成全面体检,重点筛查染色体核型分析、甲状腺功能、血糖、生殖系统超声等。染色体异常是导致早期流产的主要原因,通过基因检测可评估风险。子宫畸形或宫腔粘连可通过宫腔镜确诊,必要时行矫正手术。
甲状腺功能减退、未控制的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会增加流产风险。甲减患者需将TSH控制在2.5mIU/L以下,糖尿病患者孕前应使糖化血红蛋白低于6.5%。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疾病患者需在风湿免疫科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
戒烟戒酒至少3个月,避免接触放射线及有毒化学物质。保持BMI在18.5-23.9之间,过度肥胖者需减重5%-10%。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孕期禁止剧烈运动。减少咖啡因摄入,每日不超过200mg。
孕前3个月开始每日补充0.4-0.8mg叶酸,可降低神经管缺陷及流产风险。缺铁性贫血患者需补充铁剂如琥珀酸亚铁片,维生素D缺乏者应补充800-1000IU/日。地中海饮食模式有助于改善卵子质量,增加全谷物、深海鱼类摄入。
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会通过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影响妊娠维持。可通过正念减压训练、心理咨询等方式缓解压力。夫妻共同参与治疗,建立社会支持系统。既往有流产史者建议在心理医生指导下备孕,避免过度紧张。
预防习惯性流产需建立长期管理计划,孕早期应监测孕酮和HCG水平变化,出现阴道流血或腹痛及时就医。避免搬运重物和长时间站立,睡眠时采取左侧卧位改善子宫供血。饮食注意蛋白质和膳食纤维摄入,适量食用西蓝花、菠菜等富含叶酸的蔬菜。定期产检时需重点评估宫颈机能,必要时行宫颈环扎术。保持会阴清洁,预防泌尿生殖道感染,禁止自行服用中药或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