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脑供血不足患者可通过控制血压、调节血脂、戒烟限酒、规律运动、定期监测等方式预防中风。脑供血不足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脏疾病等因素引起,可能导致头晕、肢体麻木等症状。
高血压是脑供血不足的重要诱因,长期血压过高会损伤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患者需每日监测血压,遵医嘱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等降压药物,同时减少钠盐摄入,避免情绪激动。血压应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合并糖尿病者需更低目标值。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会沉积在血管壁形成斑块,导致脑血管狭窄。建议通过低脂饮食和规律运动控制血脂,必要时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等降脂药物。血脂目标值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2.6毫摩尔每升,高危人群需低于1.8毫摩尔每升。
烟草中的尼古丁会直接损伤血管内皮,酒精摄入过量可能诱发心律失常。吸烟者应彻底戒烟,可寻求戒烟门诊帮助使用尼古丁贴片辅助。男性每日酒精摄入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红酒优先于高度白酒。
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能改善血管弹性并促进侧支循环建立。运动时心率控制在220-年龄×60%-70%范围内,避免剧烈运动引发血压骤升。合并颈动脉狭窄者需避免突然转头等动作。
每6-12个月进行颈动脉超声、经颅多普勒等检查评估血流状况。糖尿病患者需同步监测血糖,房颤患者应坚持抗凝治疗。发现新发头晕、视物模糊等症状时及时就医,必要时进行脑血管造影评估。
脑供血不足患者日常需保持低盐低脂饮食,多摄入深海鱼、坚果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避免长时间低头或突然体位改变。冬季注意头部保暖,夏季防止脱水。建议家属学习中风识别方法,如出现口角歪斜、肢体无力等表现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定期随访神经内科或心血管科,根据医生建议调整预防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