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界峰副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临床心理科
抑郁症患者在早晨和夜间最容易感到痛苦,这与生物钟紊乱和激素水平波动有关。早晨的起床困难、情绪低落,以及夜间的失眠、焦虑是常见表现,需通过药物治疗、心理干预和生活方式调整来缓解。
1、早晨是抑郁症患者最痛苦的时段之一。由于体内皮质醇水平在清晨达到高峰,抑郁症患者的情绪调节能力较差,容易出现“晨重夜轻”的现象。患者可能感到极度疲惫、情绪低落,甚至无法起床。建议早晨起床后先进行简单的伸展运动,如深呼吸或轻度瑜伽,帮助激活身体。同时,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有助于改善早晨的情绪状态。
2、夜间是另一个痛苦的高峰期。抑郁症患者常伴有失眠或多梦,导致夜间情绪波动加剧。褪黑激素分泌异常和焦虑情绪是主要原因。建议在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可以尝试冥想或听轻音乐,帮助放松身心。如果失眠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助眠药物,如佐匹克隆或艾司唑仑。
3、药物治疗是缓解抑郁症痛苦的重要手段。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如氟西汀、舍曲林和帕罗西汀,是常用的抗抑郁药物。这些药物通过调节大脑神经递质水平,改善情绪和睡眠。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4、心理干预是抑郁症治疗的核心方法之一。认知行为疗法CBT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负面思维模式,增强应对能力。心理动力学治疗则通过探索潜意识冲突,促进情绪释放和自我理解。建议患者定期与心理医生沟通,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5、生活方式调整对缓解抑郁症痛苦有积极作用。规律的运动如散步、游泳或瑜伽,可以促进内啡肽分泌,改善情绪。饮食方面,增加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坚果,有助于大脑健康。避免摄入过多咖啡因和酒精,以免加重焦虑和失眠。
抑郁症的痛苦时段与生物节律和情绪波动密切相关,通过药物治疗、心理干预和生活方式调整,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患者应积极寻求专业帮助,坚持治疗,逐步恢复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