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华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眼球出血可能由结膜下出血、外伤、高血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凝血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冷敷、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
结膜下出血是眼球出血最常见的原因,通常表现为眼白部分出现鲜红色斑块。可能与剧烈咳嗽、打喷嚏、揉眼等轻微外力有关,也可能与高血压或服用抗凝药物相关。一般无须特殊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感染,或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缓解干涩。若伴随视力下降需排查视网膜出血。
眼部受到撞击、异物划伤等外力损伤可能导致结膜或深层组织血管破裂。常见症状为突发眼红、疼痛、畏光,严重时可伴随前房积血。需立即停止揉眼,用无菌纱布覆盖后就医。医生可能开具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抗炎,或使用氨甲环酸注射液控制出血。
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可能引起视网膜小动脉破裂出血,初期表现为点状出血灶,严重时出现火焰状出血斑。患者常伴有头晕、视物模糊。需监测血压并规律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等降压药,同时使用羟苯磺酸钙胶囊改善微循环。眼底检查可评估出血程度。
糖尿病导致的微血管病变会引起视网膜反复出血,早期表现为飞蚊症或视物变形,晚期可能发生玻璃体积血。确诊需通过眼底荧光造影。治疗需控制血糖达标,可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抑制血管增生,严重者需行玻璃体切割术。
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症或长期服用华法林钠片等抗凝药物时,轻微外伤即可引发眼球出血。特征为出血范围大且不易吸收。需检测凝血功能,必要时输注凝血因子或血小板。维生素K1注射液可用于逆转华法林过量导致的出血。
出现眼球出血后应避免剧烈运动及低头动作,48小时内冷敷可减少渗出,后期热敷促进吸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需定期监测眼底。若出血持续扩大、伴随视力骤降或眼压升高,须立即就诊眼科排查青光眼等急症。日常注意用眼卫生,控制基础疾病,避免用力揉眼或过度疲劳用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