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靶向治疗具有一定效果,可作为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靶向治疗主要通过硼替佐米、来那度胺、达雷妥尤单抗等药物精准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1、靶向药物硼替佐米通过抑制蛋白酶体活性阻断骨髓瘤细胞增殖,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周围神经病变;来那度胺具有免疫调节和抗血管生成双重作用,需监测血液学毒性;达雷妥尤单抗靶向CD38抗原,可能引起输液反应。
2、联合方案靶向药物常与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联用增强疗效,VRD方案(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是常用一线治疗方案,部分患者可采用含达雷妥尤单抗的四药联合。
3、适应人群适用于复发难治性患者或无法耐受传统化疗者,老年患者及存在del17p等高危染色体异常者可能获益更明显,治疗前需进行FISH等基因检测评估预后。
4、疗效评估需定期检测血清M蛋白和游离轻链水平,完全缓解患者应进行骨髓活检确认,微小残留病灶检测可预测长期生存,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可达2-3年。
治疗期间建议保持适度活动预防骨质疏松,注意高蛋白饮食纠正贫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及血钙水平,出现骨痛加重或肾功能异常需及时复诊。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