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最常见的病原体包括柯萨奇B组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EB病毒等,其中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占比最高。
1、柯萨奇B组病毒该病毒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感染后可侵犯心肌细胞,临床表现为胸闷、心律失常,需进行抗病毒及营养心肌治疗。
2、腺病毒常见于儿童呼吸道感染后,病毒经血液播散至心脏,可能引发心功能下降,需监测心肌酶谱并给予免疫调节治疗。
3、流感病毒冬季高发的甲型流感病毒可诱发心肌炎症,典型症状为发热后出现心悸,需早期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4、EB病毒多继发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导致心肌细胞溶解,表现为持续性心动过速,需进行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
出现病毒感染症状后应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休息,急性期可适量补充辅酶Q10等营养心肌物质,若出现胸痛或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