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伤性休克的病理生理变化主要包括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微循环障碍、细胞代谢紊乱及器官功能障碍四个核心环节。
1、血容量减少创伤导致血管破裂或组织渗液,使有效循环血量急剧下降,心脏前负荷不足引发低灌注。需立即止血补液,可使用乳酸钠林格液、羟乙基淀粉等扩容剂。
2、微循环障碍交感神经兴奋导致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血液淤滞在微静脉,造成组织缺氧酸中毒。需使用山莨菪碱改善微循环,同时纠正酸中毒。
3、细胞代谢紊乱缺氧使细胞转为无氧酵解,ATP生成减少伴乳酸堆积,钠泵失灵引发细胞水肿。需给予三磷酸腺苷等能量制剂,辅以碳酸氢钠纠正代谢性酸中毒。
4、器官功能障碍持续缺血缺氧可导致急性肾损伤、ARDS等多器官衰竭。需针对器官支持治疗,如机械通气、血液净化等,必要时使用多巴胺维持血压。
损伤性休克需动态监测生命体征及乳酸水平,早期识别并干预病理生理环节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同时注意维持电解质平衡与营养支持。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