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感染内科 > 传染病

为什么医院不同意给病人输血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李六生 主任医师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输血400毫升多少钱?

输血400毫升的费用因地区、医院等级、血型匹配情况等因素而异,通常价格在800元至2000元之间。具体费用包括血液采集、检测、储存、运输等成本,以及医院的服务费用。1、血液采集:血液采集过程中涉及设备使用、人员操作等,费用约为200元至500元。2、血液检测:为确保输血安全,血液需进行多项检测,包括血型、传染病筛查等,费用约为300元至600元。3、血液储存:血液需在特定条件下储存,以保持其活性,储存费用约为100元至300元。4、血液运输:血液从采集中心到医院需经过运输,运输费用约为50元至200元。5、医院服务:医院提供输血服务,包括医生评估、护士操作等,费用约为150元至400元。输血前需进行血型匹配和交叉配血试验,以确保输血安全。输血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反应,如出现发热、寒战等不良反应,需立即停止输血并采取相应措施。输血后需观察患者情况,确保无不良反应发生。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促进恢复。

杨博

主任医师 鸡西市人民医院 健康中心

输血会得艾滋病吗?
输血存在感染艾滋病的风险,但通过严格的血液筛查和检测,风险极低。输血前,血液需经过HIV抗体、抗原和核酸检测等多重筛查,确保安全性。输血过程中,医疗机构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进一步降低感染风险。 1、血液筛查是预防艾滋病感染的关键步骤。献血者在献血前需填写健康问卷,排除高危行为。采集的血液需进行HIV抗体检测,确认无感染后方可用于输血。部分医疗机构还会进行HIV抗原和核酸检测,提高检测灵敏度,确保血液安全。 2、医疗机构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输血过程中,医护人员使用一次性输血器材,避免交叉感染。输血前,核对血型和患者信息,确保血液匹配。输血后,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3、输血后,患者应定期进行健康监测。如果出现发热、乏力、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HIV检测。医疗机构会对输血相关感染进行追踪和报告,确保患者安全。 4、提高公众对输血安全的认识。了解输血流程和血液筛查的重要性,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恐慌。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输血,确保血液来源和操作规范。 通过严格的血液筛查、规范的操作流程和健康监测,输血感染艾滋病的风险极低。公众应了解输血安全知识,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确保自身健康。医疗机构需持续优化血液筛查和操作规范,保障输血安全。
林燕

副主任医师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 皮肤科

输血前九项检查是什么?
输血前九项检查是确保输血安全的关键步骤,包括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艾滋病抗体、血型、Rh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这些检查能有效预防输血相关感染和不良反应,保障患者安全。 1、乙肝表面抗原检测:用于筛查是否存在乙肝病毒感染,避免通过输血传播乙肝病毒。如果检测结果为阳性,需进一步确认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2、丙肝抗体检测:用于筛查是否存在丙肝病毒感染,防止通过输血传播丙肝病毒。阳性结果需进一步确认并进行抗病毒治疗。 3、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用于筛查是否存在梅毒感染,避免通过输血传播梅毒。阳性结果需进一步确认并进行抗生素治疗。 4、艾滋病抗体检测:用于筛查是否存在艾滋病病毒感染,防止通过输血传播艾滋病病毒。阳性结果需进一步确认并进行抗病毒治疗。 5、血型检测:确定患者的ABO血型,确保输注的血液与患者血型匹配,避免溶血反应。 6、Rh血型检测:确定患者的Rh血型,确保输注的血液与患者Rh血型匹配,避免溶血反应。 7、不规则抗体筛查:检测患者体内是否存在不规则抗体,避免因抗体引起的输血反应。如果存在不规则抗体,需选择特殊配型的血液进行输注。 8、血红蛋白检测:评估患者的贫血程度,确定是否需要输血以及输血量。血红蛋白水平过低时,需及时输血以改善贫血症状。 9、血小板计数检测:评估患者的血小板水平,确定是否需要输注血小板。血小板计数过低时,需及时输注血小板以预防出血。 输血前九项检查是保障输血安全的重要措施,通过这些检查可以有效预防输血相关感染和不良反应,确保患者安全。建议在输血前严格按照检查流程进行,确保每一项检查都准确无误,以最大程度降低输血风险。
杨博

主任医师 鸡西市人民医院 健康中心

输血一个单位是多少毫升?
输血一个单位通常是200-300毫升,具体容量取决于血液成分和采集标准。输血量的确定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失血量、血红蛋白水平、临床症状等因素综合评估。 1、全血输血:一个单位全血的标准容量为450毫升,其中包含约200毫升红细胞、200毫升血浆和50毫升抗凝剂。全血输血适用于急性大出血患者,可快速补充血容量和红细胞。 2、红细胞悬液:一个单位红细胞悬液的标准容量为200-300毫升,主要成分是浓缩红细胞。红细胞悬液适用于贫血患者,可提高血红蛋白水平,改善组织氧供。 3、血浆输血:一个单位血浆的标准容量为200-250毫升,主要成分是血浆蛋白和凝血因子。血浆输血适用于凝血功能障碍或大量失血患者,可补充凝血因子和血容量。 4、血小板输血:一个单位血小板的标准容量为50-70毫升,主要成分是浓缩血小板。血小板输血适用于血小板减少症或出血倾向患者,可提高血小板计数,预防出血。 5、冷沉淀:一个单位冷沉淀的标准容量为20-30毫升,主要成分是纤维蛋白原和凝血因子。冷沉淀输血适用于纤维蛋白原缺乏或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可改善凝血功能。 输血量的确定需根据患者的体重、病情和输血目的进行个体化调整。通常成人每公斤体重输注10-15毫升红细胞悬液可提高血红蛋白1-2 g/dL。输血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输血反应,确保安全有效。输血后需定期复查血常规和凝血功能,评估治疗效果并调整后续治疗方案。
方毅

主任医师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病理科

稀释式自体输血怎么回事?
稀释式自体输血是一种在手术前通过抽取患者部分血液并补充液体以维持血容量,再将血液在手术中回输的技术,适用于预计出血量较大的手术。这种方法可以减少异体输血的风险,降低术后感染和免疫反应的发生率。手术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评估是否适合进行稀释式自体输血,并制定详细的计划。 1、稀释式自体输血的操作流程包括术前评估、血液抽取和液体补充。术前评估主要检查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凝血功能及整体健康状况,确保其适合进行该技术。血液抽取通常在手术开始前进行,抽取量根据患者体重和预计出血量确定,同时补充等量的晶体液或胶体液以维持血容量。抽取的血液在手术中根据需要进行回输。 2、稀释式自体输血的优点在于减少异体输血的需求。异体输血可能带来感染风险、免疫反应及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等并发症。通过使用患者自身的血液,可以避免这些问题,同时降低医疗成本。自体输血还能减少术后贫血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更快康复。 3、适用人群包括预计出血量较大的手术患者,如心脏手术、骨科手术及大型肿瘤切除术等。对于有宗教信仰或对异体输血有顾虑的患者,稀释式自体输血也是一种理想选择。然而,该技术不适用于贫血、凝血功能障碍或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医生需根据具体情况谨慎评估。 4、术后护理是确保稀释式自体输血效果的重要环节。患者需密切监测血红蛋白水平、电解质平衡及凝血功能,必要时补充铁剂或促红细胞生成素以促进造血功能恢复。饮食上应增加富含铁、维生素B12和叶酸的食物,如红肉、绿叶蔬菜和豆类,以帮助身体更快恢复。 稀释式自体输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血液管理技术,特别适用于预计出血量较大的手术患者。通过术前评估、规范操作和术后护理,可以减少异体输血的风险,促进患者康复。对于适合的患者,医生应积极考虑采用这一技术,并结合个体化治疗方案,确保手术安全和效果。患者也应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自身情况,配合治疗,以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张伟

主任医师 上饶市人民医院 全科

热门标签

肥胖症 口角炎 糖尿病足 酒精中毒 结缔组织病 慢性胆囊炎 变异型心绞痛 结节性硬化症 咳嗽晕厥综合征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