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通过临床表现、血液检查、骨髓穿刺、免疫学检测等方式诊断。该病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瘀斑、鼻衄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内脏出血。
1、临床表现:观察皮肤黏膜出血点、瘀斑等典型症状,注意是否伴随牙龈出血、月经过多等表现。
2、血液检查:血常规检查显示血小板计数明显降低,通常低于100×10⁹/L,出血时间延长,凝血功能可能异常。
3、骨髓穿刺:骨髓象检查可见巨核细胞数量正常或增多,但产板型巨核细胞减少,有助于排除其他血液系统疾病。
4、免疫学检测: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如PAIgG、PAIgM等,可辅助诊断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同时需排除继发性因素。
建议出现疑似症状及时就医检查,确诊后需遵医嘱治疗,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保持均衡饮食有助于病情恢复。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