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性肾病2期患者生存期通常较长,多数可长期存活,实际预后与血压控制、蛋白尿程度、肾功能状态、治疗反应等因素密切相关。
1、血压控制持续高血压会加速肾功能恶化,需定期监测并使用降压药,如缬沙坦、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等。
2、蛋白尿程度24小时尿蛋白超过3.5克提示病情进展风险高,可采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如泼尼松、环磷酰胺、他克莫司。
3、肾功能状态血肌酐持续升高超过133μmol/L需警惕肾功能衰竭,必要时需进行血液透析或肾移植评估。
4、治疗反应对免疫治疗敏感者预后较好,部分患者可实现临床缓解,需定期复查尿蛋白定量和肾功能指标。
建议患者低盐优质蛋白饮食,避免感染和肾毒性药物,每3-6个月复查尿常规、肾功能及肾脏超声。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