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乳突炎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鼓膜穿刺术、鼓膜置管术等方式治疗。分泌性中耳乳突炎通常由咽鼓管功能障碍、上呼吸道感染、过敏反应、腺样体肥大等原因引起。
1、药物治疗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呋辛酯控制细菌感染,鼻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减轻黏膜水肿,黏液促排剂如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促进积液排出。
2、物理治疗采用咽鼓管吹张术改善通气功能,局部热敷缓解疼痛,鼻腔冲洗减少分泌物刺激。治疗期间需避免用力擤鼻及乘坐飞机。
3、鼓膜穿刺术对顽固性积液可在无菌操作下穿刺抽液,术后保持耳道干燥。该操作可能导致短暂眩晕或耳鸣,通常与中耳压力骤变有关。
4、鼓膜置管术反复发作患者需手术植入通气管,维持中耳压力平衡。术后需定期复查防止管腔堵塞,避免游泳等可能导致感染的活动。
治疗期间建议保持鼻腔通畅,避免接触过敏原,适当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出现听力持续下降或耳痛加剧应及时复诊。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