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骨科 > 骨病科 >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的症状表现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张玲 主任医师
河南省肿瘤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骨质疏松症不宜吃的食物?

骨质疏松症患者应避免高盐食物、高糖食物、碳酸饮料、酒精饮品和咖啡因饮品。这些食物可能加速钙质流失或抑制钙吸收,不利于骨骼健康。

1、高盐食物

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含钠量高的食物会增加尿钙排泄。体内每排泄2300毫克钠会同时流失40-60毫克钙,长期高盐饮食可能导致骨密度下降。日常可选择新鲜肉类替代火腿、香肠等加工食品。

2、高糖食物

糖果、蛋糕等精制糖分过高的食物会干扰钙磷代谢平衡。糖分代谢过程中消耗大量B族维生素,间接影响骨胶原合成。建议用天然水果替代甜点,控制每日添加糖摄入量。

3、碳酸饮料

可乐等含磷酸的碳酸饮料会使血磷浓度升高,打破钙磷平衡。磷酸与钙结合形成不溶性复合物,减少肠道钙吸收。可选择无糖气泡水或淡柠檬水作为替代饮品。

4、酒精饮品

长期饮酒会抑制成骨细胞活性,降低维生素D代谢效率。乙醇及其代谢产物直接影响肠道对钙、镁等矿物质的吸收能力。建议男性每日酒精摄入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

5、咖啡因饮品

每日饮用超过4杯咖啡可能增加尿钙排泄量。咖啡因会短暂抑制肠钙吸收率,建议饮用时搭配牛奶补充钙质。注意浓茶、能量饮料等同样含有较多咖啡因。

骨质疏松症患者需建立长期膳食管理计划,每日保证800-1000毫克钙摄入,可通过乳制品、豆制品、深绿色蔬菜等补充。同时配合适量负重运动促进钙沉积,避免吸烟等不良习惯。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等抗骨质疏松药物。注意维生素D与钙剂的协同补充,夏季每日晒太阳15-30分钟可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

郑志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胸外科

骨质疏松症吃什么药?

骨质疏松症患者可遵医嘱服用碳酸钙D3片、阿仑膦酸钠片、唑来膦酸注射液、雷洛昔芬片、鲑降钙素注射液等药物。骨质疏松症主要由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引起,需根据病因及严重程度选择药物,同时配合钙剂和维生素D补充。

一、碳酸钙D3片

碳酸钙D3片是基础补钙药物,含碳酸钙和维生素D3,可改善钙吸收不足引起的骨质疏松。适用于绝经后女性、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需注意长期服用可能引起便秘,肾功能不全者慎用。该药物需与抑制骨吸收药物联用效果更佳。

二、阿仑膦酸钠片

阿仑膦酸钠片属于双膦酸盐类药物,通过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骨吸收。适用于绝经后骨质疏松和男性骨质疏松症。需空腹晨起用大量水送服,服药后30分钟内保持直立。常见不良反应包括食管刺激和胃肠道不适,食管狭窄患者禁用。

三、唑来膦酸注射液

唑来膦酸注射液为静脉用双膦酸盐,每年静脉滴注一次即可显著降低骨折风险。适用于严重骨质疏松或口服药物不耐受患者。用药后可能出现发热、肌肉疼痛等流感样症状,通常48小时内自行缓解。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

四、雷洛昔芬片

雷洛昔芬片是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可增加骨密度而不刺激乳腺和子宫内膜。适用于绝经后骨质疏松伴乳腺癌高风险女性。可能增加静脉血栓风险,活动性血栓患者禁用。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乳腺和子宫情况。

五、鲑降钙素注射液

鲑降钙素注射液通过抑制破骨细胞缓解骨痛,适用于骨质疏松伴骨折急性疼痛患者。可采用皮下或肌肉注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面部潮红、恶心。长期使用可能产生抗体导致药效下降,通常作为短期镇痛辅助用药。

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需配合每日摄入800-1200毫克钙元素和400-800国际单位维生素D。建议进行适度负重运动如步行、太极拳,避免吸烟饮酒。定期监测骨密度和血钙水平,预防跌倒可显著降低骨折风险。饮食应保证乳制品、深绿色蔬菜等富含钙的食物摄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

郑志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胸外科

什么叫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主要表现为骨骼脆性增加和骨折风险升高。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主要与年龄增长、雌激素缺乏、钙磷代谢紊乱、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维生素D缺乏等因素有关。

1、年龄增长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骨量逐渐流失,骨形成与骨吸收的平衡被打破。中老年人成骨细胞活性下降,破骨细胞活性相对增强,导致骨量减少。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会加速这一过程。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及早发现骨量减少情况。

2、雌激素缺乏

雌激素对维持骨量具有重要作用,能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吸收明显加快,每年骨量流失可达2-3%。这种情况被称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女性高发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激素替代疗法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采用。

3、钙磷代谢紊乱

钙和磷是骨骼的主要矿物质成分。长期钙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会导致骨矿化不良。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时,甲状旁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加速骨钙溶解。慢性肾脏病患者常伴有钙磷代谢紊乱,也是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

4、药物因素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会抑制成骨细胞活性,促进破骨细胞活化,导致药物性骨质疏松。抗癫痫药物、甲状腺激素过量使用也可能影响骨代谢。使用这些药物时应定期监测骨密度,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预防性治疗。

5、维生素D缺乏

维生素D能促进肠道钙吸收,调节骨代谢。日照不足、肝肾疾病导致维生素D活化障碍时,会引起继发性骨质疏松。老年人皮肤合成维生素D能力下降,加上户外活动减少,更容易出现维生素D缺乏。适量补充维生素D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

预防骨质疏松需要从年轻时开始积累骨量,保证充足钙和维生素D摄入,坚持适度负重运动,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中老年人应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发现骨质疏松及时治疗。已确诊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同时注意预防跌倒,降低骨折风险。日常饮食可多选择奶制品、豆制品、深绿色蔬菜等富含钙的食物,适当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合成。

叶奎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血管外科

骨质疏松症治疗方法?

骨质疏松症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药物治疗、运动康复、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骨质疏松症通常由年龄增长、雌激素缺乏、钙摄入不足、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内分泌疾病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增加富含钙质的食物摄入有助于改善骨质疏松,牛奶、豆制品、绿叶蔬菜等食物含有丰富的钙元素。适量食用海产品可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避免过量饮用咖啡或浓茶影响钙质代谢。饮食中需保持蛋白质均衡摄入,长期蛋白质不足可能加速骨量流失。

2、补充钙剂

碳酸钙、枸橼酸钙等钙剂可弥补膳食钙摄入不足,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剂型。钙剂服用需避开高纤维食物和铁剂,分次小剂量补充吸收效果更好。同时配合维生素D3制剂使用,可提升肠道对钙质的吸收利用率。

3、药物治疗

阿仑膦酸钠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唑来膦酸能延缓骨量流失,雷洛昔芬属于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双膦酸盐类药物需空腹服用并保持直立姿势,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骨密度变化。严重骨质疏松可考虑使用甲状旁腺素类似物促进骨形成。

4、运动康复

负重运动如步行、跳舞等可刺激骨形成,每周保持3-5次中等强度锻炼。抗阻力训练能增强肌肉力量保护骨骼,太极拳等平衡训练可降低跌倒风险。运动需循序渐进避免剧烈冲击,水中运动适合关节疼痛患者。

5、手术治疗

椎体成形术适用于严重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能快速缓解疼痛。髋部骨折需根据情况选择内固定或关节置换,术后需加强营养支持和康复训练。手术治疗后仍需坚持药物和生活方式干预防止再次骨折。

骨质疏松症患者日常需保证每日800-1200毫克钙摄入,适当晒太阳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避免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居家环境要消除绊倒风险。建议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绝经后女性和老年人应每年评估骨折风险。出现不明原因骨痛或身高变矮时需及时就医,预防跌倒可显著降低骨折发生率。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者需提前采取骨保护措施。

蒙岭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骨质疏松症咳嗽会骨折吗?

骨质疏松症患者咳嗽时存在骨折风险,但概率较低。骨质疏松症主要由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导致,咳嗽引发的骨折多发生在胸椎、肋骨等部位。严重骨质疏松、高龄、既往骨折史等因素会显著增加风险。

骨质疏松患者的骨骼强度明显下降,轻微外力即可导致骨折。咳嗽时胸腔压力骤增,可能对肋骨、胸椎产生纵向压缩力。若患者骨密度T值低于负2.5,或合并椎体变形、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情况,咳嗽冲击力可能超过骨骼承受阈值。这类患者咳嗽后出现突发性胸背疼痛、活动受限时,需警惕椎体压缩性骨折可能。

多数骨质疏松患者日常咳嗽不会直接引发骨折。骨骼虽存在孔隙度增加,但仍保留基本力学性能。健康成年人咳嗽产生的压力约为50-100毫米汞柱,普通骨质疏松患者通常能耐受。但若连续剧烈咳嗽或存在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基础疾病,咳嗽力度可能增强数倍,此时需防范肋骨骨折风险。

建议骨质疏松患者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遵医嘱使用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等抗骨吸收药物。日常注意补充钙剂与维生素D,避免弯腰提重物等危险动作。咳嗽时可采取坐位前倾姿势减轻胸腔压力,长期咳嗽患者应及时治疗呼吸道疾病。如咳嗽后出现持续骨痛应及时就医,通过X线或核磁共振排除隐匿性骨折。

蒙岭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热门标签

霍乱 百日咳 喉水肿 铍中毒 肺弓形体病 基底细胞癌 脉络膜脱离 日本血吸虫病 视网膜静脉阻塞 持续性枕横位难产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