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转移可通过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局部消融治疗、姑息性手术等方式干预。转移性肝癌通常由门静脉扩散、淋巴转移、血行转移、直接浸润等原因引起。
1. 靶向治疗索拉非尼、仑伐替尼等抗血管生成药物可抑制肿瘤进展,适用于肝功能Child-Pugh A/B级患者,常见不良反应包括高血压、手足综合征。
2. 免疫治疗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联合靶向药物可提升客观缓解率,治疗前需评估甲状腺功能与间质性肺炎风险,可能引发免疫相关性肠炎。
3. 局部消融治疗射频消融适用于3个以下且直径小于3厘米的转移灶,微波消融对邻近大血管病灶更有效,需在CT或超声引导下进行。
4. 姑息性手术肝动脉结扎联合化疗泵植入可控制局部病灶进展,肠系膜上静脉癌栓取出术能缓解门脉高压,需严格评估剩余肝体积。
建议联合营养支持治疗,每日保证每公斤体重30千卡热量摄入,优先选择乳清蛋白等易吸收蛋白来源,定期监测血清前白蛋白水平。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