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呼吸科

咳嗽,又吐,小肚子不舒服吃饭也没胃口,身体总觉得冷是怎么回事

2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刘奇英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王俊宏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孩子胃口不好怎么调理?

孩子胃口不好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补充锌元素、规律进餐时间、增加运动量、营造愉悦就餐环境等方式调理。孩子胃口不好可能与饮食习惯不当、微量元素缺乏、胃肠功能紊乱、心理因素、疾病影响等原因有关。

1、调整饮食结构

适当增加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鸡蛋羹、清蒸鱼,搭配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如小米粥、软面条。避免油炸食品和含糖饮料,可将西蓝花、胡萝卜等蔬菜切碎混入主食。每日提供少量新鲜水果如苹果泥、香蕉片作为加餐。

2、补充锌元素

缺锌可能导致味觉敏感度下降,可适量食用牡蛎、牛肉、核桃等富锌食物。对于挑食严重的孩子,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蛋白锌颗粒等制剂,避免与钙剂同服影响吸收。

3、规律进餐时间

固定每日5-6次进餐时间,每餐间隔2-3小时,控制单次进餐时长在30分钟内。餐前1小时避免零食,两餐之间可饮用少量温开水。家长需以身作则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追喂、哄喂等强迫进食行为。

4、增加运动量

每日保证1-2小时户外活动如跳绳、踢球等,运动后30分钟是进食理想时段。对于学龄前儿童,可通过游戏方式增加活动量,如爬行比赛、投掷玩具等,促进能量消耗提升饥饿感。

5、营造愉悦环境

采用卡通造型餐具和明亮色彩餐垫,避免进餐时批评教育。可让孩子参与简单食物准备过程,如摆放水果、搅拌沙拉。若出现持续拒食伴体重下降,需排查肠系膜淋巴结炎、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因素。

家长需定期监测孩子生长发育曲线,记录每日食物摄入种类。夏季可准备绿豆汤、山楂水等开胃饮品,冬季适当增加汤羹类温热食物。避免在就餐时使用电子设备,建立专心的进食习惯。若调理2周未见改善或伴随发热、腹痛等症状,应及时到儿科或儿童消化科就诊,必要时进行血常规、微量元素检测等检查。

李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肛肠科

小孩胃口不好大便干结怎么办?

小孩胃口不好大便干结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水分摄入、补充益生菌、适度运动、遵医嘱用药等方式改善。该症状通常由饮食不当、肠道菌群失调、胃肠功能紊乱、维生素缺乏、疾病因素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结构

适当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如西蓝花、苹果、火龙果,促进肠道蠕动。减少高糖高脂零食摄入,主食可选用燕麦、小米等粗粮。每日定时定量进餐,避免强迫喂食。

2、增加水分摄入

每日饮水量按体重计算,每公斤体重需50-100毫升。晨起空腹饮用温水,两餐间少量多次补水。可适当饮用稀释的鲜榨果汁或蜂蜜水,但1岁以下婴儿禁止食用蜂蜜。

3、补充益生菌

选择含有双歧杆菌、乳酸菌的制剂如培菲康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妈咪爱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益生菌需用温水冲服,避免与抗生素同服。配合食用无糖酸奶、发酵食品效果更佳。

4、适度运动

每日进行30分钟以上户外活动如散步、跳绳,促进胃肠蠕动。家长可顺时针按摩儿童腹部,手法需轻柔。避免久坐久卧,建立规律作息时间。

5、遵医嘱用药

若症状持续超过1周,可遵医嘱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小儿七星茶颗粒、健胃消食片等药物。禁止自行使用泻药,用药期间需观察排便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

家长需记录儿童每日饮食及排便情况,避免频繁更换奶粉品牌。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减少油炸食品。症状加重或伴随发热、呕吐时需及时就医,完善便常规等检查排除肠套叠、先天性巨结肠等疾病。长期便秘儿童建议进行食物过敏原检测,排除牛奶蛋白过敏等潜在因素。

李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肛肠科

孕早期胃口不好怎么办?

孕早期胃口不好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少食多餐、补充维生素B6、保持心情愉悦、适当运动等方式改善。孕早期胃口不好通常由激素水平变化、胃肠功能减弱、心理压力、营养需求增加、妊娠反应等因素引起。

1、调整饮食结构

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苏打饼干、西蓝花等,避免油腻辛辣刺激。可将主食替换为全麦面包或杂粮饭,搭配清蒸鱼、水煮蛋等优质蛋白。每天摄入300-500克新鲜蔬菜水果,如苹果、香蕉、番茄等补充维生素。对气味敏感者可尝试冷食或室温食物。

2、少食多餐

将每日三餐改为5-6次小份量进食,每次摄入量控制在100-150克。晨起可先吃两片全麦饼干缓解空腹感,上午10点和下午3点各加餐一次酸奶或坚果。晚餐不宜过晚,睡前2小时可饮用温牛奶。随身携带无糖苏打饼干或坚果应对突发饥饿。

3、补充维生素B6

维生素B6缺乏可能加重孕吐反应,可遵医嘱服用维生素B6片或复合维生素。日常可通过食用香蕉、土豆、鸡胸肉等食物补充。若呕吐严重导致脱水,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生素B6注射液或口服补液盐Ⅲ。不建议自行服用止吐药物。

4、保持心情愉悦

焦虑情绪会通过神经调节加重胃肠不适。可通过听轻音乐、孕期瑜伽、芳香疗法等方式放松。与家人沟通减轻心理压力,避免观看刺激性影视内容。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午间休息30分钟。若持续情绪低落可寻求专业心理疏导。

5、适当运动

每天进行20-30分钟低强度运动,如散步、孕妇操、游泳等促进胃肠蠕动。避免空腹或餐后立即运动,选择早晨或傍晚气温适宜时段。运动时携带含电解质的饮用水,出现头晕等不适立即停止。有先兆流产史者需咨询医生制定运动方案。

孕早期饮食应注意多样化搭配,每天保证摄入谷物、蛋奶、肉类、蔬菜水果等四大类食物。烹饪时多用蒸煮方式,少用煎炸。保持就餐环境通风良好,避免接触油烟等刺激性气味。若体重下降超过孕前5%或出现酮尿,需及时就医进行营养评估。定期产检监测胎儿发育情况,多数孕妇在孕12周后食欲会逐渐恢复。

李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肛肠科

胃口胀气怎么解决?

胃口胀气可通过调整饮食、热敷腹部、适量运动、服用药物、就医检查等方式解决。胃口胀气可能与饮食不当、胃肠功能紊乱、胃炎、肠易激综合征、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

1、调整饮食

减少产气食物的摄入,如豆类、洋葱、碳酸饮料等。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蒸蛋等。进食时细嚼慢咽,避免暴饮暴食。餐后适量走动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排气。

2、热敷腹部

用温热毛巾或热水袋敷于腹部,温度控制在40-50摄氏度,每次15-20分钟。热敷能够放松腹部肌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胀气不适。注意避免烫伤皮肤,热敷后适当按摩腹部效果更佳。

3、适量运动

进行散步、瑜伽等轻度运动,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避免立即躺卧,可采取屈膝抱腹姿势帮助排气。顺时针按摩腹部也能缓解胀气,每次按摩5-10分钟,力度适中。

4、服用药物

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西甲硅油乳剂、多潘立酮片、复方消化酶胶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铝碳酸镁咀嚼片等药物。这些药物分别具有消泡、促动力、助消化、调节菌群、保护胃黏膜等作用。

5、就医检查

若胀气持续不缓解或伴有腹痛、呕吐、体重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可能需要进行胃镜、肠镜、呼气试验等检查,排除胃炎、胃溃疡、肠梗阻等器质性疾病。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胀气需规范抗菌治疗。

日常应注意规律饮食,避免过饥过饱。减少高脂、高糖、辛辣刺激性食物摄入。保持良好情绪状态,避免焦虑紧张。适当补充益生菌有助于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如症状反复发作或加重,建议及时到消化内科就诊,完善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平时可记录饮食日记,帮助识别诱发胀气的食物。

李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肛肠科

遇到冷空气过敏性鼻炎就发作怎么办??

遇到冷空气过敏性鼻炎发作可通过远离冷空气、佩戴口罩、鼻腔冲洗、使用药物、免疫治疗等方式缓解。过敏性鼻炎通常由遗传因素、冷空气刺激、过敏原暴露、免疫功能紊乱、鼻腔结构异常等原因引起。

1、远离冷空气

冷空气是过敏性鼻炎发作的常见诱因,患者应尽量减少在寒冷环境中的停留时间。冬季外出时可选择在中午气温较高时出行,避免早晚温差较大的时段。室内可使用空调或暖气维持适宜温度,但需注意空气湿度,避免过于干燥。从室外进入室内时,可在门口稍作停留,让身体逐渐适应温度变化。

2、佩戴口罩

佩戴口罩能有效阻挡冷空气直接刺激鼻腔黏膜,建议选择具有保暖功能的口罩。口罩材质应柔软舒适,避免对皮肤造成刺激。佩戴口罩时需注意定期更换,保持清洁卫生。对于有花粉过敏的患者,在春秋季节也可通过佩戴口罩减少过敏原接触。

3、鼻腔冲洗

使用生理盐水进行鼻腔冲洗可清除鼻腔内的过敏原和分泌物,减轻黏膜水肿。冲洗时水温应接近体温,避免过冷或过热刺激。可使用专用鼻腔冲洗器或洗鼻壶,每日1-2次。冲洗后轻轻擤鼻,避免用力过猛导致鼻出血。长期坚持鼻腔冲洗有助于改善鼻黏膜屏障功能。

4、使用药物

症状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等控制炎症反应。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可缓解打喷嚏和鼻痒症状。鼻塞严重时可短期使用减充血剂如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但连续使用不超过7天。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增减剂量。

5、免疫治疗

对于明确过敏原且症状顽固的患者,可考虑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通过逐渐增加过敏原提取物的接触剂量,使机体产生免疫耐受。治疗周期通常为3-5年,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期间需定期复诊评估疗效和安全性。免疫治疗对尘螨等吸入性过敏原效果较好。

过敏性鼻炎患者平时应注意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定期清洗床上用品,使用防螨床罩。饮食上可适量增加富含维生素C和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深海鱼等。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游泳、慢跑等有助于增强体质,但运动时需注意保暖。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发热、脓性鼻涕时应及时就医,排除合并感染的可能。

李延忠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热门标签

早泄 丹毒 皮角 胃息肉 淋巴管炎 急性额窦炎 狼疮性肾炎 疱疹样皮炎 前列腺囊肿 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