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儿科 > 儿科其他 > 小儿外科

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者,出现心衰,下肢,眼皮水肿,是怎么回事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卢成瑜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心脏彩超能检查出心衰吗?

心脏彩超是诊断心衰的重要检查手段,能够通过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来判断是否存在心衰。心脏彩超可以检测心脏腔室大小、心室壁厚度、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等指标,为心衰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1、心脏结构:心脏彩超能够清晰显示心脏各腔室的大小和形态,心衰患者常出现左心室扩大、心室壁增厚等结构性改变。通过测量心脏腔室直径和心室壁厚度,可以判断心脏是否存在结构性异常。

2、心脏功能:心脏彩超可以评估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心衰患者常表现为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心室舒张功能减退。通过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和舒张功能指标,可以判断心脏功能是否受损。

3、血流动力学:心脏彩超可以检测心脏内的血流速度和方向,心衰患者常出现二尖瓣反流、主动脉瓣狭窄等血流动力学异常。通过观察心脏内的血流情况,可以判断是否存在血流动力学障碍。

4、心包积液:心脏彩超可以检测心包内是否存在积液,心衰患者常伴有心包积液。通过观察心包腔内的液体量,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心包积液及其严重程度。

5、肺动脉压力:心脏彩超可以评估肺动脉压力,心衰患者常伴有肺动脉高压。通过测量肺动脉压力,可以判断是否存在肺动脉高压及其严重程度。

日常生活中,心衰患者应注意低盐饮食,控制每日盐摄入量在3-5克;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定期监测体重,避免体重快速增加;遵医嘱服药,不可随意停药或调整剂量;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通过综合管理,可以有效控制心衰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黄国栋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预防保健科

心衰2级能活30年吗?

心衰2级患者的生存期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病情控制、生活方式调整和医疗干预等,通过科学管理,部分患者可长期存活。

1、控制原发病:心衰2级通常与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疾病有关。积极控制原发病是延长生存期的关键。高血压患者需定期监测血压,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如氨氯地平5mg每日一次、缬沙坦80mg每日一次。冠心病患者需使用阿司匹林100mg每日一次、阿托伐他汀20mg每晚一次等药物。

2、改善心功能:心衰患者需长期使用改善心功能的药物,如贝那普利10mg每日一次、螺内酯20mg每日一次。这些药物可减轻心脏负荷,延缓心衰进展。定期复查心脏超声,监测心功能变化。

3、生活方式调整: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保持适度运动,如每天散步30分钟或进行低强度有氧运动。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加重心脏负担。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精神紧张。

4、饮食管理:采用低盐饮食,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5g以下。增加富含钾、镁的食物如香蕉、菠菜等。限制液体摄入,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500ml以内。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选择优质蛋白如鱼类、豆制品。

5、定期随访:每3-6个月复查一次,评估病情变化。监测血压、心率、体重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预防并发症发生。出现呼吸困难、水肿加重等症状时及时就医。

心衰2级患者通过科学管理,部分可长期存活。日常注意低盐低脂饮食,适度进行散步、太极拳等有氧运动,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定期监测体重,出现体重快速增加时需警惕水肿加重。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面对疾病,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陈云霞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心衰为什么会水肿?

心衰引起的水肿通常由心脏泵血功能下降、静脉回流受阻、钠水潴留、淋巴回流障碍、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等原因引起。心衰患者可通过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强心药物、限盐饮食、适度运动等方式治疗。

1、泵血不足:心衰时心脏泵血功能减弱,导致血液在静脉系统内淤积,静脉压升高,液体从血管渗入组织间隙形成水肿。治疗上可通过使用强心药物如地高辛0.125-0.25mg/天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泵血功能。

2、静脉回流受阻:右心衰竭时,右心无法有效将血液泵入肺部,导致体循环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在体循环静脉中,引起下肢水肿。可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20-40mg/天促进液体排出,减轻水肿。

3、钠水潴留:心衰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导致钠水潴留,血容量增加,进一步加重水肿。限盐饮食每日钠摄入量<2g可有效减少钠水潴留,配合使用血管扩张剂如硝酸甘油0.3-0.6mg舌下含服减轻心脏负荷。

4、淋巴回流障碍:心衰时静脉压升高可影响淋巴液回流,导致淋巴液在组织间隙积聚,形成水肿。适度运动如散步每次30分钟,每周5次可促进淋巴回流,改善水肿症状。

5、胶体渗透压降低:心衰患者常伴有低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液体更易从血管渗入组织间隙。补充优质蛋白质如鸡蛋、牛奶、鱼肉等可提高血浆蛋白水平,改善胶体渗透压。

心衰患者日常应注意低盐饮食,避免高盐食物如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增加富含钾、镁的食物如香蕉、菠菜、坚果等,保持适度运动,避免剧烈活动,定期监测体重,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朱振国

副主任医师 鹤岗市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下肢血压测量方法?

下肢血压测量可通过袖带法、多普勒超声法、动脉内插管法等方法进行。袖带法是最常用的无创测量方式,多普勒超声法适用于外周动脉疾病患者,动脉内插管法则用于需要精确监测血压的危重患者。

1、袖带法:袖带法是最常见的下肢血压测量方法,适用于大多数人群。测量时将袖带绑在大腿或小腿上,使用血压计充气至高于收缩压,然后缓慢放气,通过听诊器或电子设备记录收缩压和舒张压。袖带法操作简单,但需注意袖带尺寸合适,避免过紧或过松影响测量结果。

2、多普勒超声法:多普勒超声法适用于外周动脉疾病患者,尤其是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情况。该方法通过超声探头检测血流信号,判断血压值。多普勒超声法无创且准确,但需要专业设备和操作人员,适用于临床诊断和监测。

3、动脉内插管法:动脉内插管法用于需要精确监测血压的危重患者,如重症监护室中的病人。该方法通过将导管插入动脉,直接测量血压值。动脉内插管法准确性高,但属于有创操作,存在感染和出血风险,仅在必要时使用。

4、动态血压监测:动态血压监测可连续记录24小时内的血压变化,适用于评估血压波动较大的患者。该方法通过佩戴便携式血压监测设备,定时自动测量血压。动态血压监测有助于发现隐匿性高血压和评估治疗效果,但设备成本较高,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5、家庭自测血压:家庭自测血压有助于长期监测血压变化,尤其是高血压患者。使用家用电子血压计,按照说明书操作,记录每日血压值。家庭自测血压方便快捷,但需注意测量时间和姿势,确保数据准确。

下肢血压测量方法多样,选择合适的方法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测量目的。日常饮食中应减少盐分摄入,多食用富含钾、镁的食物,如香蕉、菠菜等。适量运动如散步、游泳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维持正常血压。定期监测血压,及时发现异常并就医,是预防和管理下肢血压问题的关键。

王俊宏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下肢水肿的原因是什么?

下肢水肿可能由久坐、饮食不当、静脉功能不全、心脏疾病、肾脏疾病等原因引起。

1、久坐: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会导致下肢血液循环不畅,液体在组织间隙积聚,形成水肿。建议每隔一小时起身活动,促进血液循环,避免久坐。

2、饮食不当:高盐饮食会导致体内水分滞留,增加下肢水肿的风险。减少盐分摄入,多食用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菠菜,有助于调节体内水分平衡。

3、静脉功能不全:静脉瓣膜功能受损,血液回流受阻,导致下肢静脉压力增高,液体渗出形成水肿。穿着弹力袜、抬高下肢、避免长时间站立,有助于缓解症状。

4、心脏疾病:心脏功能不全导致血液循环障碍,血液在静脉中淤积,引起下肢水肿。常见症状包括呼吸困难、乏力。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片,剂量为20-40mg/天,减轻水肿。

5、肾脏疾病:肾功能异常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代谢紊乱,液体在组织间隙积聚,引起下肢水肿。伴随症状包括尿量减少、蛋白尿。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利尿剂如螺内酯片,剂量为25-50mg/天,控制水肿。

饮食上应减少盐分摄入,多食用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菠菜,避免高盐高脂饮食。运动方面,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促进血液循环。护理上,注意保持下肢温暖,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穿着舒适的鞋袜,定期检查下肢静脉功能。

杜永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热门标签

胃癌 睑裂斑 产前子痫 酒精中毒 卵巢性不孕 肝内胆管癌 肾发育不良 肾动脉栓塞 结核性脑膜炎 皮肤阿米巴病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