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骨科 > 骨科

脚踝扭伤,没有伤到骨头,脚踝却酸痛得厉害,求助是怎么回事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竺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大便到了肛门却怎么也拉不出来?

大便到了肛门却无法排出,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包括饮食习惯、排便习惯、肠道功能异常、肛门疾病等。以下从五个方面分析原因并提供相应建议。

1、饮食不当:饮食中缺乏膳食纤维、水分摄入不足,容易导致大便干硬,难以排出。建议每日摄入足够的蔬菜、水果和全谷物,如菠菜、苹果、燕麦等,同时保证每天饮水2000毫升以上,以软化大便,促进肠道蠕动。

2、排便习惯不良:长期忽视便意、久坐不动或排便时间不规律,可能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建议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每天固定时间如厕,避免长时间憋便,同时适当增加运动,如散步、瑜伽等,以增强肠道蠕动。

3、肠道功能异常:肠道蠕动减慢或肠道菌群失调,可能导致大便滞留。可通过补充益生菌,如乳酸菌片、双歧杆菌胶囊等,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肠道健康。同时,避免过度使用泻药,以免产生依赖性。

4、肛门疾病:痔疮、肛裂等肛门疾病可能导致排便疼痛或困难。建议保持肛门清洁,避免久坐久站,必要时使用痔疮膏或肛裂膏进行局部治疗。如症状持续,需及时就医,排除其他肛门疾病。

5、心理因素:焦虑、紧张等心理状态可能影响排便功能。建议通过放松训练、冥想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心情舒畅。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咨询,帮助改善心理状态,促进正常排便。

日常生活中,除了注意饮食和排便习惯外,还可通过腹部按摩、热敷等方式缓解排便困难。如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排除器质性疾病。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均衡的饮食结构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是预防和改善排便困难的关键。

叶奎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血管外科

脚踝韧带撕裂多久能痊愈?

脚踝韧带撕裂可通过休息、冰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通常由运动损伤、意外扭伤、过度疲劳、关节不稳、慢性炎症等原因引起。

1、休息:急性期需严格卧床休息,避免负重行走,减少对患处的进一步损伤。使用拐杖辅助行走,避免患肢受力。恢复期可适当活动,但需避免剧烈运动。

2、冰敷:受伤后24-48小时内进行冰敷,每次15-20分钟,间隔1-2小时。冰敷可减轻肿胀和疼痛,促进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出血。注意避免冻伤,冰袋需用毛巾包裹。

3、加压包扎:使用弹性绷带对患处进行加压包扎,力度适中,避免过紧影响血液循环。加压包扎可减少肿胀,提供支撑,促进韧带修复。注意观察患肢末梢血运情况。

4、抬高患肢:将患肢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可配合使用枕头或垫子,保持舒适体位。抬高患肢可加速组织液回流,促进恢复。

5、康复训练: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包括踝关节活动度训练、肌肉力量训练、平衡训练等。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康复训练可恢复关节功能,预防再次损伤。

日常护理中需注意饮食调理,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C、钙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鱼类、新鲜蔬果等,促进组织修复。适当进行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增强体质。保持良好心态,避免焦虑,有助于康复。若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医复查。

杨博

主任医师 鸡西市人民医院 健康中心

宝宝扭伤的应急处理?

宝宝扭伤可通过休息、冰敷、压迫、抬高、就医等方式处理。扭伤通常由摔倒、运动不当、外力撞击等原因引起。

1、休息:扭伤后应立即停止活动,避免进一步损伤。让宝宝保持安静,减少受伤部位的压力,防止肿胀加重。休息时间视扭伤程度而定,轻度扭伤需1-2天,严重者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2、冰敷:扭伤后24小时内进行冰敷,可有效减轻疼痛和肿胀。使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受伤部位,每次15-20分钟,间隔1-2小时重复一次。注意避免冰袋直接接触皮肤,以防冻伤。

3、压迫:使用弹性绷带对受伤部位进行适度压迫,可减少出血和肿胀。包扎时注意松紧适度,避免过紧影响血液循环。压迫时间一般为24-48小时,视情况调整。

4、抬高:将受伤部位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使用枕头或软垫支撑受伤部位,保持舒适姿势。抬高时间可延续至肿胀明显消退。

5、就医:若扭伤后疼痛剧烈、肿胀明显或无法活动,应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X光或MRI检查判断是否有骨折或韧带损伤,并根据情况开具止痛药或进行物理治疗。

宝宝扭伤后需注意饮食调理,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瘦肉、新鲜蔬菜水果,有助于组织修复。适当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促进骨骼健康。避免剧烈运动,待完全恢复后再逐步恢复日常活动。保持受伤部位清洁干燥,防止感染。定期复查,确保恢复良好。

夏长军

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普外科

急性腰扭伤还能上班吗?

急性腰扭伤后是否能够上班,需根据伤情严重程度和个体恢复情况决定。轻度扭伤可通过休息、热敷、按摩等方式缓解,但重度扭伤需就医治疗,避免加重损伤。

1、伤情评估:急性腰扭伤后,首先应评估疼痛程度和活动受限情况。轻度扭伤表现为局部疼痛,活动时加剧,但可忍受;重度扭伤则可能伴随剧烈疼痛、活动明显受限,甚至无法站立或行走。轻度扭伤可在家休养,重度扭伤需及时就医。

2、休息与活动:轻度扭伤建议卧床休息1-2天,避免腰部负重和剧烈活动。恢复期间可进行轻度活动,如散步,但需避免弯腰、提重物等动作。重度扭伤需严格卧床休息,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

3、热敷与按摩:轻度扭伤可通过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热敷温度控制在40-45℃,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按摩可采用轻柔手法,重点放松腰部肌肉,避免过度用力。

4、药物治疗:重度扭伤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片400mg,每日2次或双氯芬酸钠肠溶片50mg,每日2次,缓解疼痛和炎症。局部可使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涂抹,每日3-4次。

5、康复训练:轻度扭伤恢复后可进行腰部核心肌群训练,如桥式运动、猫式伸展等,增强腰部稳定性。重度扭伤需在康复医师指导下进行针对性训练,逐步恢复腰部功能。

急性腰扭伤后,饮食上可增加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鱼肉、新鲜蔬菜,促进组织修复。运动方面,恢复期可进行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避免剧烈运动。护理上注意保持正确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减少腰部负担。

叶奎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血管外科

小腿和脚踝之间痛是什么原因?

小腿和脚踝之间痛可能由肌肉拉伤、肌腱炎、静脉曲张、关节炎、骨折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休息、冰敷、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等方式缓解。

1、肌肉拉伤:小腿和脚踝之间的疼痛常与肌肉拉伤有关,多因剧烈运动或过度使用肌肉导致。建议立即停止活动,使用冰敷减轻肿胀,并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循环。恢复期间避免负重,可进行轻度拉伸和按摩。

2、肌腱炎:肌腱炎是肌腱的炎症,常见于跟腱或胫骨后肌腱。疼痛通常伴随肿胀和活动受限。治疗包括休息、冰敷、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片剂400mg每日三次,以及物理治疗如超声波疗法。

3、静脉曲张:静脉曲张可能导致小腿和脚踝之间的疼痛,伴随腿部沉重感和皮肤变色。建议穿弹力袜改善血液循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定期抬高腿部。严重时可考虑手术治疗如静脉剥离术。

4、关节炎:关节炎如骨关节炎或类风湿性关节炎可能引起小腿和脚踝之间的疼痛,伴随关节僵硬和肿胀。治疗包括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胶囊200mg每日一次,物理治疗如热敷和关节活动训练。

5、骨折:小腿和脚踝之间的疼痛也可能是骨折的表现,常见于踝关节或胫骨。疼痛剧烈且伴随肿胀和畸形。需立即就医,进行X光检查确诊。治疗包括石膏固定或手术如钢板内固定术。

日常护理中,建议保持适度运动如散步和游泳,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穿舒适的鞋子。饮食上增加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和鱼类,促进骨骼健康。定期进行腿部按摩和拉伸,有助于缓解疼痛和预防复发。

兰军良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热门标签

肝病 脊椎病 肩袖损伤 恶性葡萄胎 急性胃肠炎 脉络膜出血 喉返神经麻痹 甲基丙二酸血症 浅层点状角膜炎 成人肥厚性幽门狭窄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