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骨科 > 骨关节科 > 类风湿

类风湿患者喘不过气来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张笑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老年人呼吸困难喘不过气来应怎么办?

老年人呼吸困难喘不过气来可通过吸氧、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心理疏导、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老年人呼吸困难喘不过气来通常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力衰竭、肺炎、哮喘、焦虑等因素引起。

1、吸氧:对于血氧饱和度较低的老年人,吸氧是快速缓解呼吸困难的有效方法。家庭可配备便携式氧气瓶或制氧机,使用时应根据医生建议调整氧流量,避免长时间高浓度吸氧导致氧中毒。

2、药物治疗:针对不同病因,可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等药物。常用药物包括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50/500μg,每日两次、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160/4.5μg,每日两次、头孢克肟片100mg,每日两次。

3、生活方式调整:戒烟限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过敏原。适当进行呼吸训练,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每天练习15-20分钟,有助于改善肺功能。

4、心理疏导:焦虑、抑郁等心理因素可能加重呼吸困难症状。可通过心理咨询、放松训练、冥想等方式缓解心理压力。建议每周进行2-3次,每次30分钟的心理疏导活动。

5、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病例,可考虑肺减容手术、肺移植等手术治疗。肺减容手术适用于重度肺气肿患者,肺移植则用于终末期肺病患者。术后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定期复查。

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应注意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瘦肉、鱼类等。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定期监测肺功能,遵医嘱服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心态,积极参与社交活动,有助于改善整体健康状况。

尹慧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内科

心里累感觉喘不过气来怎么办?

心里累感觉喘不过气来可通过心理疏导、呼吸训练、运动调节、睡眠改善、医疗干预等方式缓解。这种情况通常由情绪压力、呼吸系统问题、体力透支、睡眠不足、潜在疾病等原因引起。

1、情绪压力:长期情绪压力会导致心理疲劳和呼吸不畅。通过心理咨询、冥想、放松训练等方式缓解压力,有助于改善症状。

2、呼吸系统问题: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呼吸系统疾病可能引起呼吸困难。进行呼吸训练如腹式呼吸,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气雾剂、布地奈德吸入剂等可缓解症状。

3、体力透支:过度劳累会导致身体和心理的双重疲劳。合理安排作息,避免高强度工作,进行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恢复体力。

4、睡眠不足:睡眠质量差会加重心理疲劳和呼吸不畅。建立规律的睡眠习惯,避免睡前使用电子设备,必要时可使用助眠药物如褪黑素片、佐匹克隆片等。

5、潜在疾病:心脏病、贫血等疾病可能引起呼吸困难和疲劳。及时就医,进行心电图、血常规等检查,根据医生建议使用药物如阿司匹林片、铁剂等治疗。

日常生活中,保持均衡饮食,增加富含维生素B和镁的食物如全谷物、坚果等,有助于缓解疲劳。适度运动如慢跑、游泳等能增强心肺功能,改善呼吸不畅。心理护理方面,与家人朋友沟通,寻求社会支持,有助于减轻心理负担。

张伟

主任医师 上饶市人民医院 全科

心里累感觉喘不过气来是怎么回事?

心里累感觉喘不过气来可能由心理压力过大、情绪波动、睡眠不足、焦虑症、抑郁症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心理疏导、调整作息、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1、心理压力:长期高强度工作或生活压力可能导致心理疲劳,表现为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建议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放松技巧缓解压力,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帮助。

2、情绪波动:情绪波动大可能引发心慌、胸闷等症状。保持情绪稳定是关键,可通过与亲友沟通、培养兴趣爱好等方式调节情绪,避免情绪过度波动。

3、睡眠不足:睡眠质量差或睡眠时间不足可能导致身体疲劳,出现喘不过气的感觉。改善睡眠环境、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睡前使用电子设备有助于提升睡眠质量。

4、焦虑症:焦虑症患者常伴有心慌、胸闷、呼吸急促等症状。焦虑症可能与遗传、环境压力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过度担忧、紧张不安。可通过认知行为疗法、药物治疗如帕罗西汀片20mg/日、阿普唑仑片0.4mg/日等方式缓解症状。

5、抑郁症:抑郁症患者可能出现情绪低落、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抑郁症可能与神经递质失衡、生活事件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兴趣丧失、自我评价低。可通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如舍曲林片50mg/日、氟西汀片20mg/日等方式改善病情。

日常生活中,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族和镁的食物,如全谷物、坚果、绿叶蔬菜,有助于缓解疲劳。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能够增强心肺功能,改善呼吸不畅的症状。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确保充足的睡眠时间。同时,学会自我调节情绪,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

赵平

主任医师 单县中心医院 全科

慢阻肺患者一动就喘不过气来怎么办?

慢阻肺患者活动后气促与气道阻塞、肺功能下降直接相关,需通过规范治疗和科学康复训练改善症状。核心应对策略包括药物控制、呼吸训练及生活方式调整。

1. 药物治疗是缓解症状的基础。支气管扩张剂如噻托溴铵可长期维持气道开放,沙丁胺醇气雾剂用于急性发作时快速缓解喘息,糖皮质激素吸入剂(如布地奈德)能减轻气道炎症。需严格遵医嘱使用,避免自行增减药量。

2. 呼吸康复训练能显著提升运动耐力。腹式呼吸训练每天3组、每组10分钟,用鼻吸气时腹部隆起,缩唇呼气时腹部内收。步行训练从5分钟/次开始,逐步延长至30分钟,配合便携式氧气罐使用。吹气球练习可增强呼吸肌力量,每日2次每次5分钟。

3. 环境管理对减少发作至关重要。室内PM2.5需控制在35μg/m³以下,使用空气净化器并定期更换滤芯。冬季外出佩戴保暖口罩,避免冷空气直接刺激呼吸道。厨房安装强力抽油烟机,烹饪时全程开启。

4. 营养支持有助于改善肺功能。每日保证1.2g/kg体重的优质蛋白摄入,优选鱼肉、鸡胸肉、豆腐等易消化食材。采用少食多餐模式,单次进食不超过200ml容积。适量补充维生素D3(400IU/日)可降低急性加重风险。

慢阻肺患者应每3个月复查肺功能,随身携带急救药物。症状突然加重或出现嘴唇发绀时需立即就医。通过系统治疗和科学管理,多数患者可维持较好的生活质量,关键在坚持长期规范化的综合干预。

李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一运动就喘不过气来这是什么原因?

运动时喘不过气可能由心肺功能不足、贫血、哮喘或缺乏锻炼引起,需根据具体原因调整运动强度或就医检查。

1 心肺功能不足

长期缺乏锻炼的人群心肺耐力较差,运动时心脏泵血和肺部供氧能力不足,易出现呼吸困难。建议从低强度有氧运动开始,如每天快走30分钟,逐步提升至慢跑、游泳等中等强度运动。运动时保持鼻吸口呼的节奏呼吸,避免憋气。

2 贫血

血红蛋白不足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下降,运动时肌肉缺氧引发气促。缺铁性贫血最常见,可多摄入动物肝脏、红肉、菠菜等富铁食物,配合维生素C促进吸收。严重贫血需口服铁剂治疗,常见药物包括琥珀酸亚铁、多糖铁复合物等。

3 哮喘

运动诱发型哮喘表现为运动后喘息、胸闷,多在剧烈运动5-10分钟后发作。确诊需做支气管激发试验,急性发作时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缓解。日常可选择游泳、瑜伽等低强度运动,运动前15分钟吸入色甘酸钠预防发作。

4 肥胖或呼吸模式异常

体重超标会增加心肺负担,需通过饮食控制结合运动逐步减重。错误的胸式呼吸会降低通气效率,可练习腹式呼吸:平躺时腹部随吸气隆起,呼气时收缩,每天练习3组,每组10次。

长期运动气促需排查冠心病、肺纤维化等疾病。40岁以上人群首次出现运动后呼吸困难,建议进行心电图、肺功能等检查。普通人群应保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提升心肺适能。运动中出现嘴唇发紫、意识模糊等严重缺氧表现,需立即停止活动并就医。

方毅

主任医师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病理科

热门标签

产前出血 腹壁挫伤 硫化氢中毒 慢性结膜炎 日光性皮炎 肾动静脉瘘 虹膜睫状体炎 混合型卟啉病 肌营养不良症 变形杆菌性肺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