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骨科 > 骨病科 > 腱鞘炎

浙江哪里有治疗腱鞘炎的医院?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兰军良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腱鞘炎该如何治疗?

腱鞘炎可通过休息制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封闭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腱鞘炎通常由过度劳损、外伤感染、风湿疾病、解剖变异、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

1、休息制动

急性期应停止引发疼痛的活动,使用支具固定患指或腕关节。拇指腱鞘炎可采用铝制夹板保持拇指伸直位,腕部腱鞘炎建议佩戴护腕。每日固定时间不少于12小时,持续2-4周可减轻鞘膜水肿。避免提重物、拧毛巾等重复性动作,烹饪时可改用电动工具减少手部负荷。

2、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凝胶、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疼痛剧烈时可短期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合并细菌感染者需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外用药可选择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每日贴敷不超过8小时。口服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胃肠不适,胃溃疡患者应慎用。

3、物理治疗

超声波治疗采用1MHz频率,0.8-1.2W/cm²强度局部照射10分钟。冲击波治疗每周1次,3-5次为疗程,能促进腱鞘微循环修复。居家可用40℃温水浸泡患处15分钟,每日2次。夜间佩戴加热护腕有助于缓解晨僵,温度控制在45℃以下避免烫伤。

4、封闭治疗

对于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医生可能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与利多卡因混合液。注射后24小时内避免沾水,每月不超过1次,全年不超过3次。糖尿病患者需监测注射后血糖变化,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皮肤色素减退等副作用。

5、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无效的顽固性病例需行腱鞘切开术,采用局部麻醉下小切口松解狭窄腱鞘。术后24小时开始被动活动训练,2周后逐步恢复抓握功能。先天性腱鞘狭窄患儿建议在3岁前完成手术,避免影响手指发育。术后复发概率较低,但需注意预防切口感染。

日常应保持每日手部伸展运动,工作间歇做握拳-张开交替练习。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键盘和鼠标,电脑族可调整座椅高度使前臂与桌面平行。烹饪时佩戴防滑手套减少抓握力,家庭主妇建议交替使用双手完成家务。控制血糖和尿酸水平,风湿病患者需定期复查炎性指标。若出现手指卡压弹响或夜间持续性疼痛,应及时至手外科就诊。

蒙岭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腱鞘炎的最佳疗法?

腱鞘炎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局部制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封闭治疗和手术治疗。腱鞘炎通常由过度劳损、外伤、感染等因素引起,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

1、局部制动

减少患处活动是缓解腱鞘炎的基础措施。使用支具或绷带固定受累关节,避免重复性动作刺激炎症部位。制动期间可配合冰敷,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注意制动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2周,以免导致关节僵硬。

2、物理治疗

超声波治疗通过高频振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消退。热敷适用于慢性期患者,温度控制在40-45℃为宜。冲击波治疗能有效缓解肌腱粘连,适合病程较长的患者。物理治疗需由专业医师评估后制定个性化方案。

3、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可缓解疼痛和炎症。外用药物如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可直接作用于患处。严重病例可短期口服泼尼松片,但需警惕胃肠道副作用。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封闭治疗

对于顽固性疼痛可采用局部封闭注射,常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与利多卡因混合注射。治疗需严格无菌操作,间隔时间不少于3周,每年不超过3次。糖尿病患者慎用,可能影响血糖控制。

5、手术治疗

经保守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的病例可考虑腱鞘切开术。微创小切口手术能有效松解狭窄腱鞘,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开放性手术适用于合并肌腱断裂等复杂情况,需配合术后康复训练恢复关节功能。

腱鞘炎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持正确姿势,避免长时间重复单一动作。工作时可佩戴护具分担肌腱压力,每1小时活动手腕5分钟。饮食宜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和优质蛋白,促进肌腱修复。康复期可进行握力球训练增强肌腱柔韧性,运动强度以不引起疼痛为度。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手指麻木,应及时复查调整治疗方案。

亢晓冬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坐月子期间腱鞘炎怎么办?

坐月子期间腱鞘炎可通过热敷、制动休息、局部按摩、药物治疗、中医理疗等方式缓解。腱鞘炎通常由过度用手、姿势不当、激素变化、感染、慢性劳损等原因引起。

1、热敷

使用温热毛巾或热水袋对患处进行热敷,温度控制在40-45摄氏度,每次15-20分钟。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腱与腱鞘的粘连,减轻肿胀和疼痛症状。注意避免烫伤皮肤,每日可重复进行2-3次。

2、制动休息

减少患病部位的手指、手腕活动,必要时使用护腕或夹板固定。哺乳期女性可调整抱婴姿势,避免拇指过度受力。充分休息能防止肌腱与腱鞘继续摩擦,为炎症消退创造恢复条件。

3、局部按摩

用拇指轻柔按压患处周围肌肉,配合关节被动伸展活动。按摩力度以轻微酸胀感为宜,可松解局部肌肉痉挛,改善肌腱滑动功能。注意避开红肿发热的急性炎症期,按摩前后可涂抹温和的润肤油。

4、药物治疗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氟比洛芬凝胶贴膏等外用非甾体抗炎药。哺乳期女性禁用口服药物,若症状严重需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局部封闭治疗需严格评估哺乳安全性。

5、中医理疗

采用艾灸、针灸或中药熏洗等疗法。艾灸选取阿是穴、阳溪穴等穴位,每日1次;中药熏洗可用桂枝、红花等活血药材。这些方法能温通经络,但需注意避免烫伤,产后气血虚弱者应控制治疗强度。

坐月子期间需特别注意患处保暖,避免接触冷水。日常可进行手腕绕环、握拳伸展等轻柔活动,哺乳时使用枕头垫高婴儿减轻手腕压力。饮食多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促进组织修复,如鸡蛋、鱼肉、西蓝花等。若出现持续疼痛、关节卡压或活动受限,应及时到骨科或康复科就诊,避免发展为慢性腱鞘炎。

蒙岭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治疗腱鞘炎的方法?

治疗腱鞘炎的方法主要有休息制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封闭治疗、手术治疗等。腱鞘炎通常由过度使用、外伤、感染等因素引起,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

1、休息制动

减少患处活动是治疗腱鞘炎的基础措施。急性期应完全停止引发疼痛的动作,必要时使用支具或绷带固定关节。长期过度使用手指、手腕等部位会导致肌腱与腱鞘反复摩擦,适当休息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日常可调整工作姿势,避免长时间重复单一动作。

2、物理治疗

热敷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超声波治疗能软化粘连组织,缓解疼痛。冲击波治疗适用于慢性腱鞘炎,可刺激组织修复。康复训练包括关节活动度练习和肌力训练,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冷敷适用于急性损伤初期,可减轻肿胀。

3、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可缓解疼痛和炎症。外用药物如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可直接作用于患处。中药膏剂如消痛贴膏也有一定效果。使用药物需遵医嘱,注意胃肠道不良反应。

4、封闭治疗

对于顽固性疼痛,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腱鞘内注射治疗。常用药物为糖皮质激素如曲安奈德注射液与局部麻醉药的混合液。该方法能快速消炎止痛,但一年内不宜超过3次。操作需严格无菌,避免肌腱断裂等并发症。糖尿病患者慎用。

5、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的腱鞘炎可考虑手术。常见术式包括腱鞘切开减压术、肌腱松解术等。术后需早期活动防止粘连,配合康复训练恢复功能。开放性手术切口较小,通常采用局部麻醉。术后可能存在感染、神经损伤等风险,需严格遵循医嘱护理。

腱鞘炎患者日常应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长时间重复性动作。工作时可佩戴护具分担受力,定期做伸展运动放松肌肉。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鱼类等,有助于组织修复。冬季注意手部保暖,防止受凉加重症状。若出现持续疼痛或功能障碍,应及时就医评估,避免发展为慢性炎症。

叶奎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血管外科

腱鞘炎是如何引起的原因?

腱鞘炎可能由过度使用、外伤、感染、风湿性疾病、解剖结构异常等原因引起。腱鞘炎是肌腱周围鞘膜的炎症反应,通常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

1、过度使用

长期重复同一动作会导致肌腱与腱鞘频繁摩擦,引发无菌性炎症。常见于手工劳动者、运动员或频繁使用电子设备的人群。减少重复性动作、适当休息和局部热敷有助于缓解症状。症状持续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发展为慢性腱鞘炎。

2、外伤

直接外力撞击或锐器伤可能破坏腱鞘完整性,导致细菌侵入或局部出血肿胀。外伤后需立即清洁消毒伤口,必要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若伴随肌腱断裂需手术修复,常用术式包括腱鞘切开减压术和肌腱吻合术。

3、感染

细菌通过伤口或血液传播可引起化脓性腱鞘炎,常见病原体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患者会出现剧烈跳痛、皮肤发红发热等典型感染征象。需静脉注射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严重者需行腱鞘引流术。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此类感染。

4、风湿性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疾病可引发腱鞘慢性炎症,多累及多个关节对称发病。除抗风湿药甲氨蝶呤外,可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缓解症状。此类患者需定期监测关节功能,防止肌腱粘连和关节畸形。

5、解剖结构异常

先天性腱鞘狭窄或骨赘增生会导致肌腱滑动受阻,常见于腕管综合征患者。超声检查可明确诊断,轻症可通过支具固定改善,重症需行腱鞘松解术。术后需进行渐进式康复训练恢复关节活动度。

腱鞘炎患者日常应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可进行握力球训练增强肌腱耐受力,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促进结缔组织修复。急性期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但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若保守治疗无效或出现手指弹响、交锁等症状,应及时考虑手术治疗。

竺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肛肠科

热门标签

白化病 产前出血 皮肤炭疽 耳源性眩晕 化脓性汗腺炎 多发性大动脉炎 腹膜良性间皮瘤 巨细胞病毒感染 急性横贯性脊髓炎 2型糖尿病性高渗性昏迷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