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血液科

持续高烧不退诊断为败血症咋办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张明利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孩子扁桃体发炎高烧不退怎么办?

孩子扁桃体发炎高烧不退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干预、及时就医等方式治疗。

扁桃体发炎高烧不退可能与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免疫低下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咽痛加剧、吞咽困难、持续高热等症状。物理降温可使用温水擦拭腋窝及腹股沟,避免酒精或冰敷刺激。药物干预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或布洛芬混悬液退热。若体温超过39度且持续24小时以上,或伴随意识模糊、抽搐,须立即急诊处理。日常护理需保持口腔清洁,用淡盐水漱口,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患病期间建议多饮温水,选择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监测体温变化并记录发热规律。

李延忠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5岁儿童高烧不退怎么办?

5岁儿童高烧不退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退热、补液治疗、抗感染治疗、就医评估等方式处理。高烧不退可能与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脱水、免疫系统异常、中暑等原因有关。

1、物理降温

使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流经部位,水温控制在32-34摄氏度。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擦拭,防止皮肤刺激或寒战加重发热。可配合退热贴敷贴额头,每4小时更换一次。保持室内通风,室温维持在24-26摄氏度,衣着选择透气棉质衣物。

2、药物退热

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需遵医嘱使用退热药,常用药物包括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小儿退热栓等。给药间隔不少于4-6小时,24小时内用药不超过4次。用药后需监测体温变化,避免两种退热药交替使用。服药期间注意观察是否出现皮疹、呕吐等不良反应。

3、补液治疗

发热期间每公斤体重需补充80-100毫升液体,可选用口服补液盐III、米汤、苹果汁等。少量多次喂服,每次10-15毫升,间隔10-15分钟。观察尿量及颜色,若4小时无排尿需警惕脱水。避免饮用含糖饮料或碳酸饮品,防止加重胃肠负担。

4、抗感染治疗

细菌感染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病毒感染通常采用对症治疗,可配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中成药。用药需完成规定疗程,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治疗期间每日测量体温3-4次,记录发热曲线。

5、就医评估

发热超过72小时或体温持续超过40摄氏度需立即就医。伴随惊厥、意识模糊、皮疹不退、颈部僵硬等症状时,应急诊处理。医生可能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尿常规等检查,必要时需拍摄胸片或腰椎穿刺。住院指征包括脓毒症表现、顽固性高热、基础疾病恶化等。

家长应保持患儿口腔清洁,每日用生理盐水漱口3-4次。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粥类、面条等,适当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保证每日10-12小时睡眠。注意观察有无耳朵疼痛、咳嗽加重等并发症表现,体温正常48小时后可逐步恢复日常活动。定期复查血象直至完全康复,接种疫苗需推迟至痊愈后1-2周。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持续高烧会引起什么病?

持续高烧可能引发热性惊厥、脑炎、肺炎、脓毒症、川崎病等疾病。高热状态下机体代谢紊乱,可能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造成损害。

1、热性惊厥

儿童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易发生热性惊厥,表现为四肢抽搐、意识丧失。该症状多与病毒感染有关,需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咬伤舌头。可遵医嘱使用地西泮注射液、苯巴比妥钠注射液等抗惊厥药物,同时配合物理降温。

2、脑炎

持续高热合并头痛呕吐需警惕脑炎,病毒或细菌感染可能突破血脑屏障。典型症状包括颈项强直、嗜睡、谵妄。临床常用阿昔洛韦注射液、更昔洛韦分散片等抗病毒药物,严重时需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

3、肺炎

高热伴随咳嗽胸痛可能提示肺炎,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细菌性肺炎常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左氧氟沙星片,病毒性肺炎可配合连花清瘟胶囊。胸片检查能明确肺部感染范围。

4、脓毒症

体温持续超过39摄氏度伴寒战需考虑脓毒症,病原体毒素入血导致全身炎症反应。血培养阳性是诊断金标准,治疗需早期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等广谱抗生素。

5、川崎病

5岁以下儿童高热5天以上合并草莓舌、皮疹需排查川崎病。该病会导致冠状动脉扩张,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是主要治疗手段,阿司匹林肠溶片可预防血栓形成。

出现持续高烧时应每小时监测体温,补充足够水分防止脱水。物理降温可选择温水擦浴,避免酒精擦拭导致皮肤刺激。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如米汤、藕粉等流质食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穿着宽松棉质衣物。若高热超过3天或伴随意识改变、皮疹出血点等症状,须立即就医完善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检查。

方毅

主任医师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病理科

小儿败血症会很严重吗?

小儿败血症通常属于严重感染性疾病,可能危及生命。

小儿败血症是病原体侵入血液循环并繁殖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常见病原体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等。该病起病急骤,患儿可能出现持续高热或体温不升、精神萎靡、皮肤瘀斑、呼吸急促、心率增快等表现。若未及时治疗,可迅速发展为脓毒性休克或多器官功能障碍,尤其对免疫功能低下的早产儿或基础疾病患儿风险更高。

临床治疗需立即静脉输注广谱抗生素如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用美罗培南等,同时进行液体复苏和器官功能支持。部分患儿需转入重症监护室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严重者可能需血浆置换或连续肾脏替代治疗。预后与病原体毒力、治疗时机及患儿基础状况密切相关。

确诊后应严格遵医嘱完成全程抗感染治疗,居家护理需监测体温变化并保持皮肤清洁。

葛伟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宝宝高烧三天不退怎么办?

宝宝高烧三天不退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退热、补液治疗、抗感染治疗、就医检查等方式处理。高烧不退可能与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免疫系统异常、中暑、川崎病等因素有关。

1、物理降温

使用温水擦拭宝宝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流经部位,水温控制在32-34摄氏度较为适宜。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擦拭,防止皮肤刺激或寒战反应。可配合退热贴辅助降温,每4小时更换一次。保持室内通风,室温维持在24-26摄氏度,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

2、药物退热

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退热药物。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3个月以上婴幼儿,布洛芬适用于6个月以上儿童。两种药物均需按体重计算剂量,间隔4-6小时重复给药,24小时内不超过4次。用药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避免与其他含相同成分的感冒药联用。

3、补液治疗

高烧会导致大量水分蒸发,需要少量多次补充口服补液盐溶液。母乳喂养婴儿应增加哺乳频率,配方奶喂养可适当稀释。观察尿量及颜色,每公斤体重每日需100-150毫升液体。出现口唇干裂、眼窝凹陷、尿量减少等脱水表现时,需立即就医进行静脉补液。

4、抗感染治疗

细菌感染引起的高烧需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克洛等抗生素,病毒感染可使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所有抗感染药物必须严格遵医嘱使用,完成规定疗程。用药期间观察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避免擅自调整剂量或停药。血常规检查可帮助判断感染类型,C反应蛋白升高多提示细菌感染。

5、就医检查

持续高烧超过72小时或体温超过40摄氏度需立即就医。医生可能进行血培养、尿常规、胸片等检查排除肺炎、尿路感染、脑膜炎等严重疾病。川崎病患儿会出现结膜充血、草莓舌等症状,需及时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热性惊厥患儿需做脑电图排除癫痫,必要时预防性使用地西泮。

家长应每2小时监测一次体温并记录变化曲线,观察有无皮疹、抽搐、意识模糊等危险信号。保持清淡饮食,可准备米汤、苹果泥等易消化食物。退热期及时更换汗湿衣物,避免受凉。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睡眠。疫苗接种后出现的发热通常48小时内自行缓解,若持续不退需排除偶合感染。建立家庭健康档案,详细记录每次发热的持续时间、最高温度、伴随症状及用药情况,为医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热门标签

肾虚 脆甲症 宫颈白斑 颅骨骨折 适应障碍 慢性脑膜炎 髌骨软骨软化 钩端螺旋体病 巨淀粉酶血症 纹状体黑质变性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