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肿瘤科 > 胃癌

胃癌手术后需要怎么照顾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张楠 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心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家长如何照顾感冒的儿童?

家长照顾感冒的儿童需重点关注症状观察、环境调整、饮食护理、药物管理和预防传播。感冒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鼻塞、咳嗽、发热等症状,多数可在家护理。

1、症状观察

家长需每日监测儿童体温、呼吸频率及精神状态。若出现持续高热超过3天、呼吸急促、嗜睡或拒食等异常表现,可能提示细菌感染或并发症,应及时就医。记录症状变化有助于医生判断病情。

2、环境调整

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可缓解鼻塞,使用加湿器时需每日清洁。避免接触二手烟、冷空气等刺激因素。每日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维持室温在20-24℃为宜。

3、饮食护理

少量多次补充温水或淡盐水,6岁以上儿童可饮用温蜂蜜水缓解咳嗽。选择易消化的粥、面条等半流质食物,避免生冷油腻。若咽喉疼痛可尝试温凉的流食如米汤。

4、药物管理

退热药如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需严格遵医嘱使用,禁止交替用药。中成药如小儿豉翘清热颗粒需辨证使用。禁止给儿童服用复方感冒药或阿司匹林。

5、预防传播

患儿餐具需单独消毒,咳嗽时用肘部遮挡。家庭成员接触患儿后需洗手,避免共用毛巾。患儿症状消失后应继续居家观察1-2天,托幼机构儿童建议痊愈后再返校。

感冒期间应保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恢复期可逐步增加户外活动,注意根据气温增减衣物。日常饮食中适量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以及富含锌的坚果类食物。若咳嗽持续超过2周或反复发热,需排查过敏性咳嗽、鼻窦炎等可能。家长护理时应保持耐心,避免因焦虑过度用药,多数儿童感冒7-10天可自愈。

王青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如何照顾新生婴儿?

照顾新生婴儿需注意喂养、清洁、睡眠、健康监测、情感互动等方面。新生婴儿护理主要包括科学喂养、皮肤清洁、规律作息、疾病预防、亲子交流等关键环节。

1、科学喂养

母乳是新生婴儿最佳食物,建议按需哺乳,每次喂养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配方奶喂养需严格按比例冲调,奶瓶奶嘴每次使用后消毒。喂养后竖抱拍嗝10分钟,避免吐奶。观察婴儿大小便次数和颜色,正常每天应有6次以上小便及3次以上黄色糊状大便。

2、皮肤清洁

每日用温水清洗面部和颈部皱褶处,臀部排便后立即用温水冲洗。脐带残端用75%酒精每日消毒2次直至脱落。洗澡水温保持在38℃左右,时间不超过10分钟。选择无刺激婴儿专用洗护用品,洗后及时擦干并涂抹润肤霜。

3、规律作息

建立固定睡眠环境,保持室温24-26℃,湿度50%-60%。睡眠时采用仰卧位,避免使用松软寝具。白天适当进行俯卧练习,每次不超过5分钟。夜间喂奶保持昏暗光线,避免过度刺激。逐步培养昼夜节律,但无需强行调整新生儿自然睡眠周期。

4、健康监测

每日测量体温,正常范围为36.5-37.5℃。注意观察皮肤黄疸程度,若蔓延至手足需就医。接种疫苗后密切观察反应。发现异常哭闹、拒食、嗜睡等情况及时咨询定期进行儿童保健体检,监测生长发育指标。

5、亲子交流

多进行肌肤接触和抚触按摩,促进感官发育。用柔和声音与婴儿对话,注视时保持20-30厘米距离。播放轻柔音乐或摇铃刺激听觉。避免过度摇晃或抛接等危险动作。记录婴儿表情和声音变化,及时回应需求。

照顾新生婴儿需要耐心和细心,家长应学习正确护理方法。保持居室空气流通但避免直接吹风,衣物选择纯棉材质并每日更换。接触婴儿前洗手,患病家属需佩戴口罩。避免带婴儿去人群密集场所,家中禁止吸烟。记录喂养和睡眠时间便于掌握规律,遇到不确定情况及时咨询专业医护人员。定期参加育儿知识培训,与其他家长交流经验,保持积极心态应对育儿挑战。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科

如何照顾肾结石患者?

照顾肾结石患者需从疼痛管理、饮水指导、饮食调整、药物辅助及就医监测五方面综合干预。主要措施包括控制急性疼痛、增加每日饮水量、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遵医嘱使用排石药物以及定期复查泌尿系统影像。

1、疼痛管理

肾结石发作期常伴随剧烈腰痛,可指导患者采取屈曲体位缓解肌肉痉挛。热敷患侧腰部有助于放松输尿管平滑肌,疼痛持续时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栓剂、布洛芬缓释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若出现发热或持续绞痛超过6小时,需立即就医排除尿路梗阻。

2、饮水指导

每日饮水量应维持在2500-3000毫升,均匀分配在清醒时段每小时饮用200毫升。建议选择柠檬水、淡绿茶等碱性饮品,避免浓茶和碳酸饮料。观察尿液颜色保持淡黄色为宜,夜间排尿后需补充水分以防止尿液过度浓缩。

3、饮食调整

草酸钙结石患者需限制菠菜、坚果、巧克力等高草酸食物,尿酸结石者应减少动物内脏和海鲜摄入。增加柑橘类水果补充枸橼酸钾,适量食用低脂乳制品维持钙质平衡。烹饪时采用焯水处理蔬菜可降低草酸含量。

4、药物辅助

根据结石成分选用药物,尿酸结石可服用别嘌醇片抑制尿酸生成,胱氨酸结石需使用青霉胺进行螯合治疗。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能扩张输尿管促进排石,中成药尿石通丸也有辅助排石效果。所有药物均需在泌尿外科医师指导下使用。

5、就医监测

每3个月复查泌尿系超声观察结石位置变化,定期检测尿常规和肾功能。突发血尿、尿量减少或反复感染需及时就诊。对于直径超过6毫米的结石或合并肾积水者,应考虑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输尿管镜取石术。

长期护理需建立规律作息避免久坐,每日保持30分钟步行促进微小结石排出。记录饮食日记帮助营养师调整方案,夏季或运动后额外增加500毫升饮水。家属应学习识别肾绞痛发作征兆,常备应急止痛药物。患者外出时随身携带医疗卡注明结石病史,突发剧烈腰痛时优先选择泌尿专科急诊。康复期每月测量24小时尿钙、尿酸等代谢指标,必要时进行甲状旁腺功能筛查以预防复发。

王青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如何照顾帕金森病人?

照顾帕金森病人需要从日常生活协助、用药管理、康复训练、心理支持和环境改造五个方面综合干预。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震颤、肌肉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平衡障碍,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伴随认知功能下降和精神症状。

一、日常生活协助

帕金森病人因运动功能障碍易出现穿衣、进食、如厕困难。选择前开扣、松紧带衣物便于穿脱,使用防滑餐具和吸管辅助进食,卫生间加装扶手和防滑垫。鼓励病人自主完成力所能及的活动,仅在必要时提供帮助,避免过度依赖。进食时保持坐姿端正,选择软烂易咀嚼食物,分小份多次进食预防呛咳。

二、用药管理

严格遵医嘱定时定量服用多巴丝肼、普拉克索等药物,记录用药时间和症状变化。药物疗效波动时可出现剂末现象和异动症,需观察开关期变化并及时反馈医生调整方案。避免高蛋白饮食影响左旋多巴吸收,服药前后间隔一小时再进食乳制品或肉类。切勿自行增减药量,突然停药可能导致恶性综合征。

三、康复训练

每日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和步态练习,利用音乐节拍器改善步幅缩短。太极拳和瑜伽有助于增强平衡能力,水中运动可减轻肌肉强直。语言治疗师指导下的发声练习能改善构音障碍,面部肌肉训练减轻面具脸症状。康复训练需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疲劳诱发跌倒。

四、心理支持

疾病导致的行动受限易引发抑郁焦虑,需保持耐心沟通,采用非语言方式表达关爱。鼓励参与病友互助小组,分享应对经验。认知行为疗法可改善情绪障碍,正念训练帮助接纳疾病。避免批评病人的动作迟缓,对其努力给予积极反馈。定期评估心理状态,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五、环境改造

居家环境移除地毯和杂物降低跌倒风险,走廊卧室安装夜灯。座椅选用硬质靠背带扶手款式,床高度调整至小腿长度便于起坐。浴室配备沐浴椅和手持花洒,门框台阶改用斜坡。外出携带折叠轮椅应对疲劳,穿戴防滑鞋和防抖餐具。智能家居设备如声控开关可弥补运动障碍。

照顾帕金森病人需建立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但避免白天过度卧床。饮食注意补充膳食纤维预防便秘,适量增加维生素D和钙质摄入。定期监测血压变化和吞咽功能,每年进行骨密度检查。照顾者需合理安排休息时间,参加护理培训掌握转移技巧和急救知识,必要时寻求社区护理服务支持。保持积极心态,与医疗团队保持密切沟通,根据疾病阶段动态调整照护方案。

朱振国

副主任医师 鹤岗市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老年痴呆怎么照顾?

老年痴呆患者可通过调整生活环境、建立规律作息、加强安全防护、促进社交互动、提供专业护理等方式照顾。老年痴呆通常由神经退行性病变、脑血管疾病、遗传因素、头部外伤、长期慢性病等因素引起。

1、调整生活环境

为患者创造简单有序的生活空间,减少环境中的干扰因素。家具摆放固定位置,避免频繁更换。使用醒目标识标注常用物品位置,如卫生间、卧室门。保持室内光线充足,夜间设置小夜灯防止跌倒。移除尖锐物品、易燃物等危险品,电源插座加装保护盖。

2、建立规律作息

制定每日活动时间表,固定用餐、服药、休息时间。白天安排适度活动如散步、简单家务,避免长时间午睡影响夜间睡眠。晚间减少刺激性活动,建立睡前仪式如温水泡脚、轻柔音乐。作息规律有助于稳定患者情绪,延缓认知功能退化速度。

3、加强安全防护

厨房安装燃气报警器,刀具药品上锁保管。浴室铺设防滑垫,坐便器加装扶手。外出时佩戴定位手环,衣袋放置联系卡。窗户安装限位器,大门使用防走失报警装置。定期检查家中水电安全,避免患者因记忆障碍引发意外事故。

4、促进社交互动

鼓励参与适合的记忆训练游戏,如拼图、看图说话。安排亲友定期探访,保持语言交流能力。参加社区老年活动时需专人陪同,选择安静的小组互动。避免过度刺激的社交场合,通过宠物疗法、音乐疗法等非语言方式改善情绪。

5、提供专业护理

定期陪同就医评估病情进展,按时服用多奈哌齐、美金刚等改善认知药物。中晚期需协助进食、如厕等基础护理,预防压疮和肺炎。出现激越行为时避免争执,采用转移注意力方式安抚。必要时寻求专业照护机构支持,减轻家庭照护压力。

日常饮食注意营养均衡,增加深海鱼、坚果等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保持适度运动如太极拳、散步,改善血液循环。照护者需定期休息调整心态,参加照护技能培训。建立患者健康档案记录病情变化,与医生保持沟通。避免频繁更换照护者,维持稳定的情感联结有助于延缓病情发展。

张明利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呼吸科

热门标签

麻疹 畸胎瘤 单纯疱疹 巴尔通体病 肠功能紊乱 结节性痒疹 甲状腺结核 利斯特菌病 恶性黑色素瘤 结节性硬化症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